九章 投火之虫[第2页/共3页]
秦浪川哼了一声,道:“瞧瞧你常大哥的悟性!跟他好好学学!”
常思豪道:“您此来只带侍从十几人,明显不是作硬拼的筹算,多数是想用擒王之计。”
秦浪川晓得边塞不比平常,此时城门早闭。马队来至城外一小小村庄,便令大伙在此过夜一宵,明日再入城不迟。世人扣打门环,无一家出人回声,排闼而入,俱是空房,想来荒年又遭兵乱,农家都不知逃往那边去了。寻着一个大些的院子,秦浪川令二人牵马出去喂草,兼带巡哨,余人聚于院中生火,取干粮进食。
秦浪川将马匹踏踏踏催前几步,指道:“你们看,那连缀环抱的便是采凉山,西北远处皆有长城,太长城再往西便是塞外朔漠,鞑靼人的地盘。大同乃是晋中樊篱,若它被突破,敌军东去可围京师,南下可破朔州过雁门关一起直取太原。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破之日,岂有家邦!”世人听得不住点头。
闪念之际,雪战刀已出鞘,提气前冲,秦家其他几名妙手亦包抄抢上——
秦绝响低头怏怏:“晓得了。”把脸甩在一边。
“停止!”
祁北山引开话题:“老太爷,彼极强我极弱,此次当如何克敌?”
常思豪心知于志得这些人论工夫虽略在谷尝新莫如之下,但都是秦家数得着的硬手,而来敌竟能一招之下将他们兵刃击飞,功力之高可想而知。
凉音听他话音,已知端倪,与晴音对视一眼,笑道:“阿弥陀佛,看来秦施主亦是同道。”
秦浪川见他这般模样,知是心中不平,待想再骂几句,勉强忍下,瞪了他两眼,再瞧见他挂那一身暗器,越看越是泄气,道:“你喜好玩弄那些构造簧巧之物,天生是匠人之资,尴尬大用!唉,小我脾气分歧,实也不能强求。”祁北山笑道:“少主还小呢,老太爷且莫早下断语。”秦浪川嘿了一声,也不再说。
世人闻之沉默,脸上被火映得金黄,庄毅凝重。火堆中木料红透,烧得毕剥作响,火苗最后猛了一猛,开端转暗。秦绝响顺手在地上抓了个甲虫,扔进火堆,那甲虫急爬两下,便止住不动,被烧成焦炭。常思豪心想:“做刺客的结局,恐怕也跟这甲虫一样。”
隔了一隔,谷尝新缓缓抽刀在手,扒开门栓,支开门缝向外扫望,空无一人。
世人哈哈大笑,心头压力稍解。秦浪川俄然张手,大师笑声急止,静耳侧听。
有人扣打门环。
常思豪立马高坡之上,极目望去,雄关如铁,壁垒森严,大同古城如同一个身披重铠的军人,温馨地沐浴着月光,夜色下的御河在黑沉沉的大地上化作一条亮带侧城而过,繁星点点,仿佛历代守边义士英魂的眼眸。
忽听一声断喝,东西两墙以外各飞起一人,如同两只玄色大鸟向院中落来,墙边于志得等挥刀而上,那二人白手对白刃,指掌击到刀身,竟收回金石之音,锵锵几声,将几人长刀震得脱手而飞。
大同又称平城,北魏时于此定都,曾是一代京华,辽金两代的陪都,现在是大明边塞重镇,江山安定之包管,朝廷于长城沿线所设辽东、蓟州、宁夏、甘肃、宣府、太原、延绥、大同和固原这九大重镇,称为九边,尤以大同职位最为首要,抵当外侮向来都处于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