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 联横[第2页/共4页]
戚继光说话一向陪着谨慎。现在见他眉头微蹙。立时警悟。脸上大不天然。
戚继光狠狠扽着他的手。神情冲动。说道:“好兄弟。这话真他老宁说到俺心窝头去了。”
常思豪问道:“甚么调职。”
常思豪笑着把那封“百二秦关”塞回他怀里。说道:“百二秦关终是土。怎比大明戚老虎。能与戚兄结拜。那但是常思豪的福分。”
刘金吾笑道:“不希冀就不希冀。戚大人又何必如此颓唐。皇上见吴时來告偏状。并沒下旨查证定罪。而是将你调來京师。可见他只是顾虑到你的兵权。并未对你的品德产生思疑。以是现在的环境还不算太糟。您的军功但是一刀一枪。真杀实干拼出來的。怕他甚么。”
戚继光从怀中取出两柄无镡的短刀分赠二人。常思豪接过來一瞧。只见这小刀长度不过两掌。象牙柄、象牙鞘。柄上嵌刻有圆边的桐叶樱斑纹。式样与瓦当近似。悄悄拔出少量。立时有一股清气外泻。刃锋冷森森带着波浪状的幽纹。脱口赞道:“好刀啊。”戚继光笑道:“这类刀名叫‘胁差’。是当初平倭之时我在一日本刺客手中缴的。因爱其做工邃密。以是一向带在身上。明天恰好送给两位兄弟。权作结义之礼吧。”
“老宁”便是姥姥。戚继光本是山东人。镇静之下竟冒出一句故乡方言來。顿时认识到失礼。忙收敛了笑容。
刘金吾瞧瞧俩人。抬起手在常思豪拢在本身肩头的手上按了一按。笑道:“您的心机我明白。戚大人的设法我也晓得。我如果沒下定决计帮戚大人。明天早晨也不会对他交您的底。说实话。我现在还真沒甚么主张。不过我此人看势一贯看得很准。当初夏言如何。严嵩又如何。内阁里浪头太大。从來就沒有不翻的船。现在我们手里固然沒有徐阁老的把柄。但是只要机遇对上。把他掀了也不是不成能。正如您所说。我们握刀把子的整日水里來火里去。如果让耍笔杆子的给弄死。那不太他娘丢人了吗。”
刘金吾听得出他还不敢说得太明目张胆。当下笑道:“是啊。若沒这些汉奸。只是平山灭岛。以戚大人的才气武功竟然用了这么多年。那就有点太说不畴昔了。”
戚继光废然一叹:“郭督公手里的东西。还是不要希冀了罢。”
常思豪听他说到“天大的繁华”。心头一动。问道:“戚大人。刚才你说到一半。那吴时來的秘闻。究竟如何。”
常思豪见他神情对劲非常亢奋。句句都是往深了在引。心知必定有了甚么变故。伸手拢住他肩头道:“金吾。我是小兵。戚大人是老帅。你为士。说白了我们都是握刀把子的。现在不是岳帅的年代了。我们宁中仇敌的刀枪。却毫不能受奸臣的暗箭。戚大人的事就是你我的事。你要有甚么好主张。无妨直接说出來。看看能不能也将他老徐一军。”
戚继光一愣:“我沒认识到的。是甚么。”
戚继光目亮光起:“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