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章 遭谮[第4页/共4页]
常思豪发笑道:“当年岳飞部下军兵称‘岳家军’。也沒见秦桧以此非难。吴时來这理未免挑得太歪了罢。”
常思豪道:“得胜之歌。必然慷慨激昂。”
常思豪盯着他眼睛霍但是起:“戚大人。人都说岳飞以后知名将。唯我大明戚继光。我在军中之时。听大伙儿议论最多的便是你和俞大人在本地抗倭的事迹。一贯敬你是为国杀敌的豪杰豪杰。但是进京以后。又传闻你此人喜好交友权贵。四周送礼。本來我是不信的。沒想到公然如此。真令人大失所望。”
常思豪心想:“当初在南下平倭之前。你便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觉得述志明心。这两句诗早已传遍大江南北。哪个不知。哪个不晓。现在又來‘觅个封侯’。难道是自相冲突。若无此心。大可绝口不谈就是。为何写出诗來又句句不离封侯。”一笑道:“戚大人不必如此。我也在军队待过。哪个小旗不想做总旗。哪个部将不想做将军。”
戚继光这些事迹遍传乡野。无人不知。特别台州九捷这几役。夺港破岛。奇计迭出。更是他平生对劲之作。固然早已听惯了嘉奖。常常思豪劈面一提。内心仍大是欢乐。赶快摇手谦谢。两人一起聊起兵事。倒有几分投机。直走到后花圃。常思豪才想起错过了客堂。也不美意义往回拐。便引他至园侧观景暖阁落座。
戚继光摆手谦谢:“甚么国之栋梁。可不敢当。元敬早闻千岁于大同城外。率百骑冲营。驱畜群、破大寨。炮打中军。一仗杀得俺答丢盔卸甲。落荒而逃。这一仗打得松散。算得奇妙。以虚破实。以阵容造胜势。可谓有胆有识。深得兵法之要。我看。这国之栋梁四字用在千岁身上。才更加得当。”
她身后十几个仆人在院中排成两列。前面另有丫环仆妇各色人等。垂手恭恭敬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