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章 遭谮[第3页/共4页]
戚继光这些事迹遍传乡野。无人不知。特别台州九捷这几役。夺港破岛。奇计迭出。更是他平生对劲之作。固然早已听惯了嘉奖。常常思豪劈面一提。内心仍大是欢乐。赶快摇手谦谢。两人一起聊起兵事。倒有几分投机。直走到后花圃。常思豪才想起错过了客堂。也不美意义往回拐。便引他至园侧观景暖阁落座。
戚继光双睛起亮。折身感激道:“千岁明见。六科当中。多是这类唯恐天下稳定的小人。这些言官百无一能。只会空发牢骚。沽名钓誉。别人在阵前浴血。他们却在前面拼集是非。不管打胜打败。老是有他们话说。”
仆人献茶退下。戚继光取出一个信封放在桌上。含笑推近去道:“千岁喜入新房。元敬有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千岁笑纳。”
两人到正堂。常思豪见各色家俱用品都是前些时他逛街时所选。问道:“这里莫非是你家。”
戚继光见他脸上怒容蕴漾。不由心头生喜。仍涩涩叹道:“可不敢说谗谄二字。只当是对我有曲解罢。向皇上提出建议调我入京的。是给事中吴时來。我在南边屡获大捷。手握重兵。引发朝臣顾虑也不为奇。但是此人却称我对朝廷不满。表示我有反心。这实在是无中生有。唉……”
两人并肩而行。戚继光发觉出刚才的马屁仿佛拍得不正。稳稳心神。堆上笑容感慨道:“记得十七年前。我考中武举。进京会试。正赶上俺答犯京。便在城中守九门帮手防备。当时朝中徐阶主战。严嵩主守。终究还是顺严相之意坚壁清野。大师闭门不出。战战兢兢。无一人有千岁这般男儿气慨。哈哈。说來也真是忸捏。”一边笑着一边眼角斜扫常思豪神采。
宦海的端方。送财礼不能见光。需得套在封袋当中。封面写上几句切口。指出内里钱款数量。这切口文官多用文籍诗文。戚继光是武将。用的军形兵容之喻。秦朝乃形胜之国。凭江山之险。有两万人守御足抵百万精兵。故称“百二秦关”。写在这里便是指奉上白银两万。本來以当今的行情。礼金过千已是极重。猜想常思豪见了定然大为震惊。沒想到对方竟毫无感受。并且还翻开看过再往回推。这行动未免太离谱了。
戚继光听了。公然脸上难堪。
戚继光点头而叹:“若不是这首歌。也不会惹出那很多事來。”常思豪道:“莫不是歌中有了犯讳的言语。”戚继光苦笑道:“是否犯讳。元敬却不好说了。这短歌不长。我且吟來。请千岁评判。”略施一礼。吟道:“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冲犯军法兮。身不自在。号令明兮。奖惩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黎。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常思豪盯着他眼睛霍但是起:“戚大人。人都说岳飞以后知名将。唯我大明戚继光。我在军中之时。听大伙儿议论最多的便是你和俞大人在本地抗倭的事迹。一贯敬你是为国杀敌的豪杰豪杰。但是进京以后。又传闻你此人喜好交友权贵。四周送礼。本來我是不信的。沒想到公然如此。真令人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