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拔俗飞升][第3页/共4页]
(二)莲心化毒
胡超不闪不避,七叶莲俄然离体,在掌心化作三寸弓足。他以莲为笔,以血手为墨,在虚空写下《青囊经》中的“往生咒”,每写一字,莲瓣便多出一片,终究化作三十六瓣弓足,将业火尽数支出花心。
胡超踏弓足而入,见业海深处伸直着无数怨灵,他们的身材透明如雾,心口却固结着玄色的疫毒。“我乃灵山胡超,”他的声音如东风化雪,“当年未能救你于人间,本日来补这未了的缘。”
(三)弓足永续
胡昭的白鹤从云岫观飞来,口中衔着当年黄帝所授的《青囊经》全本——本来胡超在幽都试炼时,经卷已补全了幽冥医道的部分。“超儿,”胡昭的声音带着欣喜,“你终究明白,医道的极致,是连接存亡,贯穿人神。”
3、真君敕封
2、肉身成圣·金殿悬壶
“胡氏后辈,你可知幽都非医者该来之处?”孟婆的声音从忘川雾中飘来,茶汤在陶碗里翻涌着吵嘴二气,“喝了这汤,可忘人间痛苦,免受热劫之苦。”
太白金星的玉简自云头落下,“玄坛紫桓洞真天师”七个大字在玉简练晶上流转,这是天庭对他“医道通仙”的承认。当胡超的身影消逝在殿顶时,太极殿的地砖上,竟留下了七片弓足的印记,每片花瓣上都刻着“悬壶济世”的微缩笔迹。
“先生但是灵山胡神医?”晋武帝司马炎亲身翻开帐幔,腰间的玉佩刻着“济世”二字,恰是当年葛洪所赠,“此毒入髓三日,孤遍寻天下名医,唯有先生能解。”
(一)归山显圣
胡昭的白鹤俄然长鸣,声震三十六峰。石人公膝头的灵香草再次绽放,这一次,紫花中竟异化着金色的花蕊——那是胡超的医道与灵山的灵气融会的标记。
行至地藏王宝殿,黑焰构成的“业”字牌坊耸峙面前,火焰中模糊可见无数痛苦的面庞——那是被疫病折磨而死的亡魂,因执念太深,没法往生。地藏王端坐莲花台,目若朗星,衣袂上绣着的存亡簿纹路,正跟着业火明灭。
七叶莲瓣悄悄触碰怨灵心口,玄色疫毒竟化作药香,怨灵的面庞逐步清楚,眼中重现生的巴望。胡超取出玉瓶,将灵山松针露与冥河水调和,洒向业海:“此水名为‘复生露’,能洗去执念,重入循环。”
“超儿,本日但是去幽都的黄道谷旦?”胡昭的声音自云岫观方向传来,九只白鹤排成“医”字队形,掠过峰头,鹤喙间衔着的玉简泛着微光,恰是当年黄帝亲授的《青囊经》残卷。
(二)丹炉传承
百年后,一名身患重疾的墨客来到灵山,在仙祠前昏死畴昔。恍忽间,他梦见胡超背着竹篓走来,竹篓里的七叶莲收回微光,照亮了他胸前的“济世玉佩”。墨客醒来时,病已病愈,怀中多了一本《青囊经》残卷,页脚处有胡超的讲明:“医道如莲,生于淤泥而不染,渡尽众生而不骄。”
太元十年,胡超在“拔俗峰”顶留下《拔俗医论》,此中有云:“医道之极,不在于肉身成圣,而在于灵魂拔俗。所谓拔俗,非离人间炊火,而是在炊火中守住本心,在痛苦中瞥见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