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拔俗飞升][第2页/共4页]
山风骤起,石人公膝头的灵香草俄然全数绽放,紫雾升腾,在胡超脚下聚成幽冥之路的幻象:鬼域路上,此岸花如血河翻涌,忘川水在石缝间低吟,模糊可见何如桥畔有怨灵盘桓,其声似哭似诉,皆是人间未了的痛苦。
暮色来临,胡超站在仙祠前,望着石人公的方向。石颈处的露水俄然全数飞向仙祠,在七叶莲的莲台上聚成水晶球,球中映出将来千年的气象:药庐里,弟子们在研磨草药;幽冥中,怨灵们捧着莲花等候循环;朝堂上,官吏们带着“济世玉佩”减免赋税。
4、云岫传音
百年后,一名身患重疾的墨客来到灵山,在仙祠前昏死畴昔。恍忽间,他梦见胡超背着竹篓走来,竹篓里的七叶莲收回微光,照亮了他胸前的“济世玉佩”。墨客醒来时,病已病愈,怀中多了一本《青囊经》残卷,页脚处有胡超的讲明:“医道如莲,生于淤泥而不染,渡尽众生而不骄。”
2、肉身成圣·金殿悬壶
子时初刻,胡超足尖轻点石人公掌心,紫雾突然收缩,化作一叶扁舟,载着他坠入幽都。鬼域路的砂砾泛着鬼火,每一步落下,都惊起无数光点,那是未及转世的怨念所化。此岸花的花香中混着铁锈味,胡超晓得,这是千年来人间疫病死者的血渍所凝。
胡超不闪不避,七叶莲俄然离体,在掌心化作三寸弓足。他以莲为笔,以血手为墨,在虚空写下《青囊经》中的“往生咒”,每写一字,莲瓣便多出一片,终究化作三十六瓣弓足,将业火尽数支出花心。
(二)业火焚心
太白金星的玉简自云头落下,“玄坛紫桓洞真天师”七个大字在玉简练晶上流转,这是天庭对他“医道通仙”的承认。当胡超的身影消逝在殿顶时,太极殿的地砖上,竟留下了七片弓足的印记,每片花瓣上都刻着“悬壶济世”的微缩笔迹。
1、三界试炼
当最后一滴露水落入业海,全部幽冥俄然震惊,忘川水变得清澈,此岸花全数转为素白,就连孟婆的茶汤,也出现了灵山云雾茶的暗香。地藏王起家合十:“胡超,你以医心化业火,以仁念渡亡魂,当证‘拔俗真君’之位,可愿留此为幽冥医仙?”
话音未落,他的肉身开端透明,衣袂化作流霞,七叶莲囊中的莲子纷繁飞出,在殿内构成莲台。胡超踏莲台升空,向天子拱手:“玉佩留与陛下,望陛下记着,真正的济世,不在黄金玉殿,而在百姓的茅檐下。”
胡超正要推让,俄然感觉一阵心悸——灵山方向传来激烈的灵气颠簸。他望向掌心,七叶莲的纹路竟与石人公的断颈处产生共鸣,晓得是时候了。
晨雾又起,仙祠的风铃收回清越的响声,与石人公膝头的灵香草香交叉。胡超的身影早已融入灵山的云雾,但每个心胸仁念的人都晓得,当他们在药庐熬药时,在病榻前保护时,在幽冥中超度时,那位背着竹篓的医仙,从未真正分开,他的赤忱,永久晖映着人间与幽冥,成为超越三界的永久守望。
胡超轻抚腰间的七叶莲囊,莲茎上的纹路与石人公掌心的石纹暗合:“伯父,幽都业火虽烈,却烧不尽医者仁心。当年在鄱阳湖畔,您说过‘医道如剑,可斩病魔,亦可渡亡魂’,现在恰是践行之时。”
“伯父,您看,”胡超指向水晶球,“灵山的灵气,毕竟是要落在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