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大话灵山 > [第17章 庙会春秋]

[第17章 庙会春秋][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香客们连续涌入殿内,衣袂带起的风让长幡悄悄摆动。最早跪下的是位穿戴粗布衫的中年男人,他的手在香烛上逗留好久,烛火映得他眼角的疤痕通红:“老母在上,俺家婆娘卧病三年,求您赐些灵气,让她能熬过这个夏季。”他说话时,袖口暴露半截退色的红绳,绳上系着的玉坠已磨得发亮,明显是长年不离身的信物。

铁器铺的老板正在演示他的“灵山剑”,剑身刻着三十六峰的图案,剑柄缠着松皮制成的绳套:“此剑采灵山铁矿,经七七四十九天锻造,削铁如泥,更能镇宅辟邪。”一名佩剑的侠客接过剑,悄悄一挥,竟将石桌上的茶盏劈成两半,却未溅出一滴茶汤——剑气之精,令人赞叹。

一个戴眼镜的年青人蹲在一块刻着古字的石碑前,用拓片细心临摹。石碑上的笔墨已有些恍惚,但仍能辨出“灵山老母,福泽万民”的字样。“我是研讨风俗的门生,”他见我立足,便热忱地先容,“这块石碑是明朝的,记录着当年庙会的盛况。您看这风化的纹路,每一道都是汗青的皱纹。”

草编艺人坐在老槐树下,指尖翻动着新奇的柳条,转眼间就编出一只活矫捷现的蚂蚱。他的摊位前摆着个小竹筐,内里装着用草绳扎好的“灵山鹿”——传说摸到鹿头能带来好运。一名西域贩子停在摊前,用生硬的汉语问道:“此为何物?可有吉利之意?”艺人笑着将鹿塞进他手里:“客长,这是灵山的神鹿,保您一起安然,买卖昌隆!”

“来了。”守庙人对着泥像行了个礼,回身走向香案,“每年诞辰前的子时,殿里总会有些异象,老辈人说,是老母在云端看着我们呢。”他的声音降落,带着畏敬,“您瞧这香案,昨儿刚擦的铜炉,这会儿竟本身泛出光来。”

说话间,一名身着儒衫的墨客接过茶盏,闭目细品:“此茶清润,如见灵山之秀;回甘悠远,似闻千年文气。”他展开眼,望向远处的“聚讲岩”,那边有前人题刻的诗文,在阳光下清楚可见,“当年王贞白、辛弃疾诸公在此论诗,想必也喝过这般好茶吧?”

钟声渐歇,月光更明。我望着石台上的露水,俄然发明每颗露水里都映着一个小小的灵山,映着香客的笑容、商贩的呼喊、学子的期盼。本来,灵山的灵,向来不在天上,而在每小我的内心——当你带着虔诚而来,带着但愿而归,灵山便有了回应,庙会便有了传承。

登上棋盘峰时,玉轮正从“文笔峰”后升起,将三十六峰染成乌黑。石台上摆着不知谁供的鲜果,中间的香炉里插着几炷残香,青烟袅袅,仿佛在诉说着白日的热烈。我摸着石台上的刻痕——那是前人留下的诗句,有的笔迹清楚,有的已被风雨腐蚀,却都带着一样的虔诚。

“晓得吗?”守庙人不知何时来到身边,望着山下的灯火,眼中出现泪光,“我爷爷的爷爷,就是当年修庙的石工。他说,灵山老母的香火,就像这山上的松树,砍了又长,枯了又荣,永久断不了。”他指向殿宇飞檐上的铜铃,“您听,这铃声传了千年,每一代来庙会的人,都把心愿系在铃上,风吹铃响,就是老母在应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