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诗文传颂][第2页/共4页]
“好!”辛弃疾拍案而起,震得茶盏中的茶汤出现波纹,“能将灵山当作天书,何愁文思不涌?”他抽出狼毫,在墨客的素绢上写下“心有灵山”四字,墨汁未干,竟有金粉从中溢出,融入墨客的衣袂。
墨汁在宣纸上晕染,第一句写罢,窗外的夜风俄然高文,将观星台的纱幔吹得猎猎作响。王贞白却充耳不闻,笔锋一转,正要续写,忽听身后传来金属出鞘的清鸣。
宣纸上的墨渍已然晕开,像极了灵山三十六峰中某座的侧影。王贞白搁下笔,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天柱峰,峰顶的巨岩好似一名拱手而立的神仙,“弃疾兄昨日说要观星辨气,怕是整夜未合眼。”他俄然轻笑,“也好,待他见了这晨雾中的棋盘峰,定要骂我们占了这等妙处独赏。”
王贞白望向东方,朝阳正从群峰间升起,将三十六峰染成金红,“会的。”他轻声说,“只要灵山还在,诗文便会歌颂,因为每一个登上灵山的人,都会在心中,为它写下新的篇章。”
辛弃疾放下酒葫芦,浓眉一挑,“文思岂能用‘赐’字?当年我在军中,刀光剑影里写词,靠的是胸中有兵甲,笔底有肝胆。你既来灵山,当观其势,悟其神,而非求一纸墨宝。”
“让灵山的诗,融入灵山的骨肉。”王贞白望着垂垂亮起的群峰,“千百年后,即便我们的名字被忘记,只要有人登上灵山,瞥见这峰、这松、这泉,便能闻声我们的诗句在风中反响。”
暮色渐浓,三十六峰在余晖中染上金边,如同被泼了一层金粉的水墨画。王贞白取出昨夜的诗稿,宣纸在风中悄悄颤抖,上面的墨迹俄然活动起来,化作无数藐小的光点,飞向各个山岳。
第十六章:诗文歌颂
4、永久的歌颂
宋玉却抬手制止了辛弃疾,洞箫小扣桌面,凝成的云团俄然化作骏马奔腾的模样,“小友可知,灵山为何能留得住千年文气?”他的声音如茶雾般轻柔,“因它让每个来者都能瞥见本身——瞥见心中的山川,心中的沟壑。”
陈焕章跪在地上,额头抵着冰冷的青石板,“小生家中贫寒,苦读十年,却总觉文思滞涩。昨日在山脚见石壁上有‘叠嶂西驰’之句,心神震惊,方知灵山有灵,故冒死前来,望仙长赐我文思!”
喜好大话灵山请大师保藏:大话灵山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王贞白起家,走到墨客身边,指尖轻点他眉间,“昨日我写‘叠嶂西驰’,是因灵山在我眼中如万马;弃疾兄写‘庞然有起倒’,是因灵山在贰心中似兵阵。你若问文思从何而来,便要看灵山在你眼中是何模样。”
王贞白搁笔,伸手接了些石台上的清泉,凉意从指尖传入心脾,“当年我在弋阳读书,常登灵山,见这山峦叠嶂,便想,若将天下兵马聚于此,怕也摆不出这般步地。”他望向远处的群峰,“现在与两位共赏,方知灵山之灵,在其能容万物——容得下万马奔腾,也容得下清泉细流。”
宋玉轻笑,玉箫在手中扭转,“贫道不过是借了灵山的风声水响,真正的妙处,还在这山川之间。”他指向远处的“迷仙宫”,那边云雾环绕,模糊可见古松参天,“千百年后,不知会有多少文人骚人,因你我本日之句,踏上灵山,寻这山川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