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大话灵山 > 第37章 道藏真传]

第37章 道藏真传][第3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玄珠入水的震颤

第三十七章 道藏真传

多年后,慧明圆寂前,将玉匣传给弟子,留下遗言:“道藏不在山上,不在池中,在每个众生情愿向善的内心。”他的骨灰撒入莲池时,池心俄然升起七彩宝光,光中闪现出道童与昙摩大师的笑容,二人并肩而立,脚下是盛开的弓足与回旋的青牛,恰是灵山千年传承的最好注脚——道佛和鸣处,莲花到处开。

序幕:莲池心印

慧明以黑子应在“三三星”,刚触棋盘,便觉一股罡气顺动手臂游走,竟与《易筋经》的行功线路暗合。道童笑道:“法师用少林娘家功落子,倒合了‘刚柔并济’的道妙。”他第二子落在“七七天”,白子四周俄然升起莲台,托着“卍”字扭转,与黑子的八卦阵相互绞杀。

“此局名曰‘周天劫’,”道童执白先行,将棋子落在棋盘中心的“天元”位,“昔年广成子与达摩祖师曾对弈于此,可惜未分胜负。”慧明重视到,白子落下时,棋盘上竟闪现出少林寺的达摩洞与崆峒山的广成子殿,两座圣地在云气中遥遥相望。

慧明常坐在莲池畔,看信众们在池边放生。当金色鲤鱼跃出水面,鱼鳞上偶然闪现金刚经偈语,偶然暴露品德经章句,更多时候,是没有笔墨的纯洁金光——那是道藏真传最本真的模样:无需言语,无需经卷,当善念在心中出现,便是灵山最动听的经咒。

放生池的异动惊醒了守夜的沙弥。当他们提着灯笼赶来时,只见满池弓足都在发光,每朵莲花上都坐沉迷你版的道童与慧明,一个结印,一个抚须,相向而笑。更奇的是,池边的功德碑上,本来恍惚的笔迹竟主动补全,闪现出“佛道同源,灵山同辉”八个大字,笔锋兼具魏碑的刚毅与隶书的超脱。

“法师可曾见过《道藏》里的‘九转舍利’?”道童回身开口,声音像冰川融水,带着超脱尘凡的清冽。慧明重视到他道袍上绣着的云雷纹,竟与三清观藏的宋朝道服纹样分毫不差,腰间玉佩刻着“太上”二字,边角还缠着片金箔竹叶——恰是当年玄玑子道长的信物。

“又失眠了?”老沙弥玄通的声音从九曲桥传来,竹灯笼的光晕里,可见他捧着新制的莲灯,“明日还要主持盂兰盆会,这般费心……”慧明昂首笑笑,指腹摩挲着腕间的菩提子串——这是十年前在终南山闭关时,一名老羽士送的,每颗珠子都刻着小楷《品德经》,现在在月光下模糊发亮。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释迦塔,慧明发明棋盘已化作一块浅显的云母石,唯有中心“天元”位留有淡淡指痕,形如“心”字。放生池里的弓足正在收缩,却在每片莲叶上留下了分歧的符文:佛教的六字真言与玄门的八大神咒相互交叉,构成新的护持经咒。

(一)云母棋盘的天机

(二)弓足灌顶的启迪

子时初刻,池面俄然升起薄雾。慧明闭目诵经,忽觉眉心朱砂处一阵温热,再睁眼时,只见释迦塔的第七层飞檐上,立着个身着月白道袍的孺子。道童背对着月光,九节竹杖垂在身侧,竹节间嵌着的夜明珠,正将他的影子投在放生池里,影尾竟化作青牛的表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