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大话灵山 > 第31章 佛道双兴]

第31章 佛道双兴][第4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三)木梁举天

酉时初,工匠们在给殿顶铺瓦时,不慎踩空坠落。千钧一发之际,昙摩大师抛出禅杖,杖头金铃骤响,法衣上的飞天纹竟化作流光托住了匠人。与此同时,李玄真挥出拂尘,松针构成的云团及时垫在匠人身下。两人相视而笑,眼中尽是欣喜。

重修第七日,巳时三刻,虎娃正在“三才台”旧址挖土。他记得明天夜里,梦见一名白胡子老爷爷说:“孩子,去把爷爷的书找出来。”小锄头碰到硬物的刹时,他镇静地大喊:“仙长!有石头!”

戌时末,天涯俄然聚起铅云。第一滴雨落下时,李玄真正在给虎娃讲“三教同源”的故事。雨点开初稀少,如珍珠落盘,垂垂便连成了线,化作滂湃大雨。百姓们却不避雨,反而纷繁跪倒在泥水中,任由雨水冲刷身心。

未时正,西方天涯俄然飘来大片金红色的云。十八名沙弥踏着云头,手中铜铃每响七声,便有花瓣状的金光洒下。首席高僧昙摩大师端坐在莲花座上,眉间朱砂痣如滴血红梅,法衣上绣着的千手观音像,在阳光下竟似有衣袂飞舞。

2、佛道和鸣

(二)双经合鸣

当松木梁在号子声中缓缓升起时,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灵山谣》。衰老的嗓音、稚嫩的童声、粗暴的男音交叉在一起,惊起松枝上的晨露。阳光穿过云层,在木梁上镀了层金边,仿佛整座灵山的脊梁都在这金光中重新挺直。李玄真望着百姓们眼中的光,俄然想起徒弟圆寂前说的话:“真正的圣地,不在殿宇高大,而在民气聚处。”

李玄真赶来时,只见泥土中暴露一角雕着三清与如来并坐像的木箱,箱锁上缠着的青藤,竟似有生命般悄悄摆动。昙摩大师双手合十:“此乃‘三教共生藤’,传说唯故意胸热诚之人才气触碰。”他望向虎娃,眼中尽是笑意:“小施主但是梦见了灵虚子道长?他圆寂前曾托梦给老衲,说有重宝埋在此处。”

(一)甘霖中的浸礼

(二)双杖交辉

“我们是石桥镇的猎户!”为首的男人跳上马,抱拳时暴露袖口磨破的补丁,“客岁山贼劫粮,是灵山药师用金创药救了我们 全 村人道命……”他身后的火伴们纷繁解下腰间的皮郛,内里装着连夜打来的山鸡、刚挖的竹笋。

昙摩大师轻抚瓦当,俄然诵了句偈语:“芥子纳须弥,灵山藏妙心。”他回身对沙弥们道:“明日起,随贫道一道学习道家筑基术;李仙长,也请贵门弟子到贫僧的临时禅房,共研《楞严经》如何?”

公然,昙摩大师法衣上的千手观音像,现在眉眼弯弯,似在点头。李玄真俄然想起,这座偏殿的地基下,恰是当年三教祖师论道的“三才台”。传说中,儒释道三位先圣曾在此处留下三道真气,现在佛道二教的经声,竟似在唤醒甜睡的圣灵。

晨雾像匹被揉皱的素纱,裹着潮湿的泥土气。当第一缕金红色的霞光爬上灵山岳尖时,蜿蜒的山径已化作一条活动的长河:青布衫的农妇挎着装满菜干的竹篮,袖口还沾着昨夜浆洗的皂角香;精干的樵夫扛着碗口粗的松木梁,汗湿的中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