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殿宇巍峨][第2页/共4页]
太上老君铜像骑在青牛背上,牛尾轻摇间,牛蹄下的云朵竟会缓缓活动。老君左手持九节竹杖,杖头镶嵌着"三昧真火"的火种,曾在商周之战中烧退十万妖兵;右手握"阴阳扇",扇面上绘着太极图,扇骨是用蓬莱仙岛的千年桃木制成,悄悄一挥便能风生水起。
第二十七章 殿宇巍峨
2、药王殿的芳香
老农用龟裂的手掌捧起泉水时,水珠在他掌心滚成虎魄色。他来自鄱阳湖西岸,儿媳难产血崩,抱着最后一丝但愿背着孙子上山。"客岁霜降,我摔断了腿,是王郎顶用灵泉水调药,半月便能下地。"白叟额头贴着石板,闻声年青羽士李元真的声音如东风拂过:"老伯可知,这泉水是从灵山颠峰的'天眼泉'引来,经八卦阵淬炼,自带六合灵气。"
"此莲得六合精华,需用无根水浸泡,再以文火慢煎。"张道长指尖轻点莲心,竟有一滴金露落入孩子口中,本来昏倒的男孩俄然咳嗽一声,展开了眼睛。妇人昂首,见神像衣袂间飘落几片银杏叶,叶上竟用金粉写着"医者仁心",顿时泪如雨下——厥后她留在药王殿做义工,将道人们教的抢救之术传给山民,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殿脊的吞脊兽在风起时会收回低吟,声如远雷滚过山谷。某日暴雨突至,香客们躲在殿廊下,只见两道金光从兽口喷出,竟在雨幕中架起一座虹桥。石狮蹲踞殿门两侧,右首雄狮爪按绣球,右眼微阖似在假寐,右首雌狮怀拥幼崽,左耳却始终竖起——老道长说,这对石狮晓得人言,曾在深夜拦下企图盗取法器的山精。
药王殿的朱漆大门一开,便是劈面而来的药香。金匾"神农氏殿"四字笔力雄浑,传闻玄宗天子当年登山时,见殿旁药田生有异象,百鸟衔来奇花异草环抱,遂亲身提笔,墨汁中竟混有灵山晨露,数十年畴昔仍素净如初。
(二)、八卦喷泉的异景
1、乱世之始
卯时三刻,第一缕阳光刚爬上"朝天门"的飞檐,山道上便响起了络绎的脚步声。有头戴斗笠的山民背着竹篓,篓中盛着新采的山茶;有身着襕衫的墨客抱着经卷,腰间悬着刻满符文的玉坠;更有乘坐青牛车架的富商,车辕上系着三尺红绫,绫角绣着"求恩"二字。这些来自四周八方的信众,沿着蜿蜒石阶向上,鞋履与青石相叩,竟踏出了晨钟般的韵律。
丹鼎殿的门一推开,便是热浪劈面。"太上老君殿"的匾额用隶誊写成,笔锋如刀刻斧凿,传闻是吴道子醉酒所书,每笔收束处都有飞白,细看竟似丹炉中飞出的火星。
殿内千串药囊垂落如帘幕,青囊盛着清热解毒的黄连、金银花;红囊装着活血化淤的丹参、红花;紫囊则是滋补固本的人参、鹿茸。最奇的是"七窍小巧囊",用天山雪蚕所吐之丝织成,囊中药草能按照时候变更色彩:卯时泛青,对应肝经;巳时透红,对应心经。药囊下方的青铜药鼎高三尺,鼎身刻着《令媛方》全文,鼎中"复生汤"日夜沸腾,汤面浮着枸杞大小的"火灵珠",能主动分拣药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