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朱元璋借灵][第2页/共3页]
陈友谅的楼船刚驶入光柱,便如撞在无形的山上。主舰"混江龙"的冲角俄然断裂,木屑飞溅中,兵士们惊骇地瞥见石人公巨影握拳砸下,楼船竟像纸糊的普通崩塌。更奇的是,明军战船所过之处,芦苇主动分开,湖底暗礁皆收回金光示警,避开了统统船底。
"天佑我也!"朱元璋亲身擂鼓,战船顺势放火,火船借风势冲向敌阵。陈友谅的舰队乱作一团,他本人的坐船被火舌吞噬时,竟瞥见湖面上漂着七叶莲——那是胡昭真人的信物,现在却在为明军带路。
子时初刻,湖面覆盖着铅灰色的雾霭。刘伯温换了素色道袍,携三牲祭品登上小舟,八名亲卫荡舟时皆杜口不语,船桨入水轻得像触碰琉璃。行至湖心,灵山三十六峰的剪影在雾中若隐若现,最高的石人峰如巨人垂首,腰间的三道斧痕泛着暗红,那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印记。
二:移师康山
"先生但是忧心?"朱元璋的脚步声惊起宿鸟,他卸去甲胄,只着青布衫,腰间却仍别着那柄染血的斩马刀,"陈友谅拥军六十万,战船楼高十丈,确是平生大敌。"
"先生,"王翁递过一卷《皇明祖训》抄本,"陛下派人送来的,说灵山是大明的龙脉,要世代供奉。"
元至正二十三年夏,鄱阳湖的水腥气漫过康山半岛。朱元璋的帅船泊在浅滩,三十六盏孔明灯升上夜空,却被东南风扯得歪倾斜斜,像极了帐中舆图上混乱的红蓝旗标。刘伯温站在船尾,望着西方天涯的破军星亮度异于常日,指间的算珠"咔嗒"断裂,落进浊浪翻涌的湖水中。
刘伯温翻开,见扉页上朱笔写着:"朕本淮右布衣,因灵山之灵得天下。后代子孙,当如灵山之石,护佑百姓;如七叶之莲,心胸慈悲。"他合上本子,望向殿前广场,几个小羽士正跟着药童辨认草药,此中一个男孩腰间挂着赤铜铃,与当年胡超神医的信物一模一样。
刘伯温回身,借舱中灯火看清主公眉间的川字纹。自和州起兵以来,朱元璋从未如此凝重——鄱阳湖之战,实乃汉人政权更迭的关头。他抬手表示案上的《灵山志》:"昨夜观星,北斗天枢星向灵山偏移三度。三神若肯借灵,此战当有转机。"
"非是蹊跷,"刘伯温指向石人峰,峰顶的金光已化作金桥,"三神借灵,实因陛下心胸百姓。昨夜祭山时,臣瞥见石人公托谷之手光芒大盛——这是五谷歉收之兆。"
当明军战船转向时,东方天涯已泛鱼肚白。陈友谅的舰队却在此时策动突袭,数百艘楼船如挪动的山城压来,船首的冲角在水面犁出深沟。刘伯温站在桅杆顶端,瞥见陈友谅立于主舰船面,头戴镶宝金冠,腰间缠着蛇形玉带,正举剑指向明军帅旗。
喜好大话灵山请大师保藏:大话灵山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准!"朱元璋声音哽咽,"且免五年!"他回身对刘伯温低语,"先生常说'灵山之灵在民气',本日方知,百姓的祈愿,才是最大的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