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大话灵山 > 第11章 朱元璋借灵]

第11章 朱元璋借灵][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寅时三刻,帅船灯火透明。朱元璋盯着刘伯温掌心的"康山"二字,俄然拔剑斩落案角:"传令下去,全军弃守南湖嘴,移师康山川域!违令者斩!"

子时初刻,湖面覆盖着铅灰色的雾霭。刘伯温换了素色道袍,携三牲祭品登上小舟,八名亲卫荡舟时皆杜口不语,船桨入水轻得像触碰琉璃。行至湖心,灵山三十六峰的剪影在雾中若隐若现,最高的石人峰如巨人垂首,腰间的三道斧痕泛着暗红,那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印记。

"天佑我也!"朱元璋亲身擂鼓,战船顺势放火,火船借风势冲向敌阵。陈友谅的舰队乱作一团,他本人的坐船被火舌吞噬时,竟瞥见湖面上漂着七叶莲——那是胡昭真人的信物,现在却在为明军带路。

山风掠过,带来石人殿的钟声。刘伯温解下腰间的官印,任其坠入山涧。道袍在风中伸展,他终究成为了灵山的一部分,就像当年的胡超、葛洪,就像永久耸峙的石人公。鄱阳湖的潮声与灵山的松涛,在现在合奏成一曲永久的乐章。

俄然,湖面上漂来三十六朵弓足,每朵花瓣上都刻着篆文。朱元璋拾起一朵,见花瓣上写着"以民为天",想开初入濠州时,百姓易子而食的惨状。他俄然跪地,将弓足放入湖水:"待天下一统,定在灵山建三神大庙,让百姓永记神灵庇佑。"

陈友谅的楼船刚驶入光柱,便如撞在无形的山上。主舰"混江龙"的冲角俄然断裂,木屑飞溅中,兵士们惊骇地瞥见石人公巨影握拳砸下,楼船竟像纸糊的普通崩塌。更奇的是,明军战船所过之处,芦苇主动分开,湖底暗礁皆收回金光示警,避开了统统船底。

话音未落,湖面俄然沸腾。石人峰腰间的斧痕发作出金光,三道光束坠入湖中,激起的水浪竟在半空凝成冰晶,显化出三神影象:石人公左手托谷,右手握剑;胡昭跨鹤持卷,鹤喙微张似在长鸣;李老真君倒提葫芦,水珠连缀不断落入香炉。

"猪见糠,喜洋洋..."刘伯温喃喃自语,俄然明白这是三神启迪——"康"与"糠"同音,朱元璋字国瑞,正应了"猪(朱)见糠(康)则喜"的兆头。湖风骤起,将他的声音传向四周八方,连远处陈友谅的舰队都能闻声这奥秘的低语。

亲卫捧来玉瓶,内装石人峰泉眼之水。刘伯温将水泼向康山方向,只见湖面俄然升起三十六道金色光柱,每道光柱中都闪现出石人公的巨影——无头的躯体却披着甲胄,巨把握着由湖水凝成的巨剑。

"非是蹊跷,"刘伯温指向石人峰,峰顶的金光已化作金桥,"三神借灵,实因陛下心胸百姓。昨夜祭山时,臣瞥见石人公托谷之手光芒大盛——这是五谷歉收之兆。"

正中午分,鄱阳湖水被染成红色。陈友谅中箭身亡的动静传来时,朱元璋正站在康山沙岸上,望着兵士们救治敌方伤兵。刘伯温递过净水,却见他盯着掌心逐步淡去的金纹:"先生,此克服得蹊跷。"

将领们面面相觑,唯有徐达、常遇春等亲信立即领命。刘伯温趁机展开舆图:"康山虽浅,却多港汊芦苇,正制敌楼船。且三神示警,此乃天命所归之地。"

香炉中的五香草俄然自燃,青烟回旋三十六圈后,聚成晶莹的光球,悬浮在石人峰顶端。刘伯温忽觉掌心刺痛,低头见三道金纹正渗入皮肤,终究在掌心拼出"康山"二字。与此同时,三十六峰顺次亮起,峰顶云雾化作星图,中心主星恰是指向康山川域的天枢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