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十通品第二十八[第2页/共10页]
随顺佛所说,成绩此忍门,如法而了知,亦不别离法。
了知言语道,具足音声分,知声性空寂,以世言音说。
如是十种忍,佛子所修行,其心善安住,广为众生说。
若离于诸想,亦离诸戏论,愚痴著想者,悉令得摆脱。
志乐常坚毅,严净佛菩提,不动如须弥,一心求正觉。
了达三世法,寂灭清净相,而能化众生,置于善道中。
虚空无体性,亦复非断灭,亦无种类别,智力亦如是。
菩萨亦如是,闻此甚深义,思惟增智海,以修随顺法。
如世统统音,示同别离法,其音悉周遍,开悟诸群生。
勤求于十力,处世而不住,无去亦无来,便利善说法。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顺忍?谓于诸法,思惟察看,划一无违,随顺了知,令心清净,正住修习,趣入成绩。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顺忍。
菩萨获此忍,净音化人间,善巧说三世,于世无所著。
自住如空法,复为众生说,降伏统统魔,皆斯忍便利。
知世皆如化,不别离人间,化事各种殊,皆由业不同。
“佛子,菩萨摩诃萨成绩无碍清净天耳,美满泛博,聪彻离障,了达无碍,具足成绩,于诸统统统统音声,欲闻、不闻,随便安闲。佛子,东方有不成说不成说佛刹微尘数佛,是诸佛所说、所示、所开、所演、所安立、所教养、所调伏、所忆念、所别离,甚深泛博、各种不同、无量便利、无量善巧清净之法,于彼统统皆能受持。又于此中若义、若文、若一人、若众会,如其音辞,如其聪明,如所了达,如所示现,如所调伏,如其境地,如其所依,如其出道,于彼统统悉能记持,不忘不失,不竭不退,无迷无惑;为他演说,令得悟解,终不忘失一文一句。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无碍清净天耳智神通。
于此善修学,成绩泛博力,法力及智力,为菩提便利。
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际,而能示言说,如响遍人间。
统统诸人间,及以无量业,划一悉如化,毕竟住寂灭。
第十忍明观,众生及诸法,体性皆寂灭,如空无处所。
菩萨观诸法,谛了悉如化,而行如化行,毕竟永不舍。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通。何者为十?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幻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统统法,皆悉如幻,从人缘起,于一法中解多法,于多法中解一法。此菩萨知诸法如幻已,了达国土,了达众生,了达法界,了达人间划一,了达佛呈现划一,了达三世划一,成绩各种神通窜改。比方幻,非象、非马,非车、非步,非男、非女,非童男、非童女,非树、非叶、非华、非果,非地、非水、非火、非风,非昼、非夜,非日、非月,非半月、非一月,非一年、非百年,非一劫、非多劫,非定、非乱,非纯、非杂,非1、非异,非广、非狭,非多、非少,非量、非无量,非粗、非细,非是统统各种众物;各种非幻,幻非各种,然由幻故,示现各种不同之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观统统人间如幻,所谓:业人间、烦恼人间、国土人间、法人间、时人间、趣人间、成人间、好人间、活动人间、造作人间。菩萨摩诃萨观统统人间如幻时,不见众生生,不见众生灭;不见国土生,不见国土灭;不见诸法生,不见诸法灭;不见畴昔可别离,不见将来有起作,不见现在一念住;不察看菩提,不别离菩提;不见佛呈现,不见佛涅槃;不见住大愿,不见入正位,不出划一性。是菩萨虽成绩佛国土,知国土无不同;虽成绩众生界,知众生无不同;虽普观法界,而安住法性寂然不动;虽达三世划一,而不违别离三世法;虽成绩蕴、处,而永断所依;虽度脱众生,而了知法界划一无各种不同;虽知统统法阔别笔墨不成言说,而常说法辩才无尽;虽不取著化众肇事,而不舍大悲,为度统统转于法轮;虽为开示畴昔人缘,而知人缘性无有动转。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四如幻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