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第4页/共9页]
“佛子,菩萨以此慈、悲、大施心,为欲救护统统众生,转更推求世、出人间诸好办事无疲厌故,即得成绩无疲厌心。得无疲厌心已,于统统经论心无胆小;无胆小故,即得成绩统统经论智。获是智已,善能筹量应作、不该作,于上、中、下统统众生,随应、随力、随其所习,如是而行,是故菩萨得成世智。成世智已,知时知量,以忸捏寂静勤修自利、利他之道,是故成绩忸捏寂静,于此行中勤修出离,不退不转,成坚毅力。得坚毅力已,勤供诸佛,于佛教法能如说行。
“佛子,此菩萨复作是念:‘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沉寂,如是寂灭,如是空,如是无相,如是无愿,如是无染,如是无量,如是泛博。而诸凡夫心堕邪见,无明覆翳,立憍慢高幢,入渴爱网中,行谄诳稠林不能自出,心与悭嫉呼应不舍,恒造诸趣受生人缘,贪、恚、愚痴积集诸业日夜增加,以仇恨风吹心识火炽然不息,凡所功课皆倒置呼应,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相续起情认识种子,于三界田中复活苦芽,所谓:名色共生不离,此名色增加,生六处聚落,于中相对生触,触故生受,因受生爱,爱增加故生取,取增加故生有,有生故有生老死忧悲忧?。如是众生发展苦聚,是中皆空,离我、我所,无知、无觉,无作、无受,如草木石壁,亦如影象;然诸众生不觉不知。’菩萨见诸众生于如是苦聚不得出离,是故即生大悲聪明。复作是念:‘此诸众生我应救拔,置于究竟安乐之处。’是故即生大慈光亮智。
持心如金刚,坚信佛胜智,知心肠无我,能闻此胜法。
统统诸佛刹,佛子悉充满,划一共一心,所作皆不空;
寂灭佛所行,言说莫能及;地行亦如是,难说难可受。
众会悉清净,离懒惰严洁,能坚毅不动,具功德聪明。
尔时,诸大菩萨众一时同声向金刚藏菩萨而说颂言:
始得入初地,即超五怖畏,不活死恶名,恶趣众威德。
忸捏自寂静,修行转坚毅,扶养无量佛,恭敬而尊敬。
净统统智力,及以无所畏,成绩诸佛法,救摄群生众,
常行大慈愍,恒有信恭敬,忸捏功德备,日夜增善法。
尔时,金刚藏菩萨察看十方,欲令大众增净信故而说颂曰:
我念佛聪明,最胜难思议,人间无能受,沉默而不说。”
无生亦无灭,性净恒寂然,离垢聪明人,彼智所行处。
不贪于利养,唯乐佛菩提,一心求佛智,专精无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