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第391章 、山东激变(下)[第4页/共5页]
因为,这一次被闻香教煽动起来围攻济宁的流国蠹兵,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开了济宁城,大家吃饱,每天吃肉,另有仙颜的婆娘睡……”
此时现在,成百上千的坛主、香头、传经人,正在懵懵懂懂的饥民当中来回走动,给他们宣讲泄气:
――平时再如何和顺如羊的百姓,在堕入绝境的时候也会变得狰狞可怖,一两个穷汉天然做不得甚么大事,可如果把几千几万几十万乃至更多的百姓堆积起来,那就是天崩地裂普通的浩大伟力!
因而,在闻香教众的鼓励和催促之下,成千上万的流民都如痴如狂地嗷嗷高喊起来:
看着这些形销骨立破衣烂衫的哀鸿流民们,一个个群情激奋的模样,闻香教的铁杆教众和大小头子们从速趁热打铁,把他们当中的青壮挑出来,每人发了半个细粮饼子、一根竹枪,预备让他们打头阵蚁附攻城。另一些老弱则被分发了装满泥土的麻袋,筹办让他们顶着守军的箭矢和滚石檑木去填护城河……
如果是在承平时节说这个,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人会插手出来,可在这个时候,大师都已经成了仿佛溺水濒死的绝望之人,就算有一根稻草丢下去他们都要丢下去抓住,何况这闻香教的确有拨出粮食在施助大师,只要入教烧香,每天多少有点吃的,别想着吃饱,勉强不被饿死顶天了,可这好歹是一条活路。而与之比拟,官府和缙绅却都没有一颗粮拿出来――在这个时候,饥民们不信闻香教信谁?
※※※※※※※※※※※※※※※※※※※※※※※
崇祯五年夏,黄河大堤于孟津决口,无数村镇化为泽国,更进一步减轻了中原百姓的磨难。
但是,在现在的这个时候,济宁城毕竟还是堕入了战役的阴霾当中。哪怕是矗立的城墙,宽广的护城河,城头上各式百般的守备东西,以及还算精干的民壮兵丁,也没法让济宁城中的缙绅感到充足的放心。
“……满眼看去,各县都是十室九空,迟早看不到炊烟生火。你就算勒紧了裤腰带,将辽饷剿饷和粮赋十足交齐,又能如何?整天吃的都是树叶草根,能有些米糠麸皮放出来已经是福分,穿又没得穿,吃又没得吃,赋税全被官差刮洁净了,然后这还不算,本乡官吏强豪还要借机并吞你的地步,拉走你的后代和婆娘,把你从窝棚里轰出去,让你甚么都剩不下!不是饿死在路边,就是被打死在大户仆人的棍棒下!”
以是,听那传经的神汉讲甚么末法期间,讲甚么大劫将至,不说那些本来就信教的香众听得如痴如醉,半路上新来的人也是佩服非常,这日子就是将近到头了,将近到绝境了,甚么大劫将至,这一次次的水灾、蝗灾、官府的赋税,缙绅的催租,莫非不是大劫吗?这就是季世风景!如许的风景,如许的年景,谁还能活下去?谁还在乎承平?谁还在乎国法?都想着造反也不错,乱起来甚么都不消交了!归正这世上已经底子没有让他们沉沦的东西,干脆就在这几十斤肉烂掉之前,狠狠地厮杀一场,拉更多的人下去陪葬吧!
“……每一户人家要交的捐税地租加起来,比田里出产的全数庄稼还要多上几倍,种地就等因而他杀!想卖地又卖不出价儿!小民祖祖辈辈好不轻易攒下的几亩地,被黑心缙绅压到一百亩地才卖五两银子的价!而那还是上好的良田!次一点的地步还没人要,又不敢种,因为种了庄稼以后,收一斗谷子就得缴十斗谷子的租税!这泼天普通的捐税、辽饷,剿饷,就都要出在我们小民的地步上,逼得大师只好把地步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