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第391章 、山东激变(下)[第2页/共5页]
崇祯五年夏,黄河大堤于孟津决口,无数村镇化为泽国,更进一步减轻了中原百姓的磨难。
第八十二章、山东激变(下)
※※※※※※※※※※※※※※※※※※※※※※※
看到教门已经有了这般庞大的权势,教主徐鸿儒便在天启二年起兵造反,叛军一度阵容浩大,四方云集,聚众数万,攻重镇,断漕运,所向披靡,一时震惊天下。但随即在接下来的战役当中节节得胜,充分透露了这帮人身为乌合之众的本质,常常稀有万教众被数百官军冲毁的扑街场面呈现。终究,徐鸿儒兵败身亡,王好贤南逃扬州被杀,闻香教是以蒙受重创,内部也发作了分裂,一度被迫偃旗息鼓。
因为,这一次被闻香教煽动起来围攻济宁的流国蠹兵,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但是,在现在的这个时候,济宁城毕竟还是堕入了战役的阴霾当中。哪怕是矗立的城墙,宽广的护城河,城头上各式百般的守备东西,以及还算精干的民壮兵丁,也没法让济宁城中的缙绅感到充足的放心。
闻香教,乃是明朝前期呈现的白莲教分支,(中国这边都称为某某教,给人的感受仿佛是互不统属,实在闻香教跟白莲教的干系,大抵就跟新教和上帝教的干系差未几,拜的都是差未几一样的几尊神),最后在万积年间由王森创建,王森身后,其子王好贤和王森的门徒徐鸿儒等持续布道。历二十年的地下生长,闻香教在山东、陕西、河南、河北、四川各地,信徒数量一度竟至二百万之众。
以是,听那传经的神汉讲甚么末法期间,讲甚么大劫将至,不说那些本来就信教的香众听得如痴如醉,半路上新来的人也是佩服非常,这日子就是将近到头了,将近到绝境了,甚么大劫将至,这一次次的水灾、蝗灾、官府的赋税,缙绅的催租,莫非不是大劫吗?这就是季世风景!如许的风景,如许的年景,谁还能活下去?谁还在乎承平?谁还在乎国法?都想着造反也不错,乱起来甚么都不消交了!归正这世上已经底子没有让他们沉沦的东西,干脆就在这几十斤肉烂掉之前,狠狠地厮杀一场,拉更多的人下去陪葬吧!
――平时再如何和顺如羊的百姓,在堕入绝境的时候也会变得狰狞可怖,一两个穷汉天然做不得甚么大事,可如果把几千几万几十万乃至更多的百姓堆积起来,那就是天崩地裂普通的浩大伟力!
面对此等大场面,王可一时候志对劲满:“……诸位,现现在局面大好,各处百姓磨难深重,都等着本教出面带他们离开苦海,而官府已经是焦头烂额,首尾难顾,本教此次策动,定当势如破竹,无人可挡!”
到了崇祯年间,天下兵灾害乱愈发酷烈,朝廷已经有力再打压闻香教,因而闻香教这一造反专业户又再次死灰复燃。特别是在崇祯三年、崇祯四年、崇祯五年,从山东到河南再到山西、陕西,全部中原持续三年大旱,是所谓:“既无收,麦又难种。野无青草,十室九空。因而有斗米值银五钱者,有事情一日不得升米者,有采草根树叶充饥者,有夫弃其妻、母弃其子者,有卖一后代不够数餐者,有自缢空林、甘填水沟者,有饿死路侧者,有鹑衣菜色而行乞者,有枕比而毙者,有泥门担簦而逃者,有骨肉相残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