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圣君贤臣[第1页/共2页]
龙中堂固然心中惊奇交集,可闻听他们君臣相互谦让功名,满怀爱民治国之情,不由心潮彭湃,悄悄赞叹:想不到穷乡僻壤之下,竟然生活着如此一代明君贤臣。
朦昏黄胧恍恍忽惚中,他感觉口中仿佛残留着浓浓的苦涩药味,鼻中也模糊闻到几丝淡淡的草药香,更清清楚楚地感遭到一股清冷的气味仿佛一条涓涓细流正从百会穴缓缓而入。
他不由难堪一愣,戛但是止。但是,仅仅停顿刹时,他又蓦地看向夸娥,颤声问道:“夸,夸娥前辈,您另一个名字但是叫作‘夸父’?”
这道气味,顺着奇经八脉敏捷游走满身,把他周身表里的炎热愁闷很快洗刷殆尽,又顺着十万八千个毛孔排挤体外。
伯琴也是满面错愕,正神采凝重地盯着龙中堂,闻听夸娥责问,正欲回话,却见龙中堂又惶恐失措地看向炎帝,连声问道:“陛下,您姓姜名克,因教养子民收种五谷而以‘农’为氏,被世人尊为‘神农’,举为天子,年号为‘炎’,是不是?”
世人更加惊诧,面面相觑中,夸娥轻哼一声,又好气又好笑却还不无指责地看向伯琴:“四弟,这小子伤的不轻吗?”
“陛下言之有理。”伯琴和夸娥点头称是,而伯琴稍一思考,又建议道:“实在,不管疏浚旧水,还是汇流成新水,不管是陛下爱民治国制定战略,还是三哥不辞辛苦治水有功,都是为了布施子民,安抚百姓。以是,若将其定名为济安水,陛下觉得如何?”
目睹炎帝固然没有必定也没有否定,可他那淡定安然的神采却定而无疑地奉告了龙中堂——这位老者,十有八九便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农氏炎帝。
伯琴无声一笑,却又非常严厉道:“你平时老是嘻嘻哈哈的,如何治水返来,不但辞吐不凡,仿佛还深得爱民治国之精华,不是神仙指导,又是如何回事?”
“不成不成,千万不成。”夸娥仓猝双手连摇,连连辞道:“治水胜利,实乃陛下经略有方,万民竭尽尽力,断不能让微臣窃其功绩而居之。”
“好啊好啊。”夸娥仍然毫无贰言,随声拥戴道:“那就叫做沮澭水?”
但是,伯琴刚说到这里,忽听门外有人朗声禀报导:“启奏陛下,西陵娘娘带领帝师封巨和典正仓颉前来觐见。”
可就在他敬佩敬佩当中,只听伯琴感慨道:“天子之位,陛下尚且拱手让人,何况一河道之浮名?陛下仁爱之心,臣等实在高山仰止,敬佩之至。”
“也还说得畴昔。”炎帝淡淡回应一声,两道通俗的目光仿佛慈父核阅爱子似的看看夸娥又看看伯琴,缓缓沉吟道:“只是,前有沮水澭水,若再叫做沮澭水,稍显拗口不说,天长日久,只怕轻易混合。”
“没有啊。”夸娥一愣,惊奇反问道:“四弟,何出此言?”
闻听此言,不等夸娥回应,龙中堂不但跟着世人轻笑出声,也暗自慷慨万千,心想:若只看此人貌相,谁能想到他竟然如此爱民如子,胸怀天下,真是人不成貌相。
“这等恭维阿谀,可不是你的本质。”这位被臣子尊称为“炎帝”的老者温谈笑道:“我老了,心也混了。琴儿,还是你动动脑筋,取个贴切的名字吧。”
一时候,他只觉如沐东风,如浴清泉,说不清的舒畅,道不完的舒畅,乃至让他因为沉浸此中的非常温馨而不敢冒然展开早已骨碌乱转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