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起落[第1页/共2页]
诚王不知本身是如何熬过来的。
建昭帝抿牢嘴角,极力不让那对劲的笑容溢出来,一双眼睛却眯成了细缝儿。
语毕,后退两步,回身向西行去。
建昭帝面色淡然,回身朝徐玠招了招手:“你也来罢。”
“砰!”,一声清脆的枪击声蓦地传来,惊醒了深思中的徐玠。
歇一拍,他忽又勾起半边唇角,挟一缕似有若无的笑,缓声道道:
这不神也不可啊。
“是真。”潘体乾言简意赅地作了答。
可莫要小瞧了这些吏员,他们对朝堂意向的把握,偶然比官员更快、更灵敏,可谓两卫手中一柄利刃。
这靶子是徐玠让人特制的,比平常的大了足有两圈儿不止,正当中的红心也随之画大了好些,想瞄不准都难。
这些人,便是徐玠要争夺的力量。
一名岛军高举木靶飞跑近前,那靶心处的黑洞穴纵使隔着雨幕,徐玠亦看得一清二楚。
窗檐遮住了天光,将他半张脸覆于暗影之下,唯有靠得极近的人方能瞧见,他那双被肥肉挤得极小的眼睛里,正瓜代涌动着惊骇,与绝望。
绿玉宫中,诚王枯立于窗前,眺望着远处那一角玄色的篷顶,并更远处苍灰的天空,肥圆的脸上,充满阴霾。
已经整整旬日了。
不一时,空位上便再无人迹,独一顶雨篷孤零零立着,万千雨丝飞坠,浇洗着那面乌黑的篷顶,每有风过,布篷便收回“扑啦啦”的响声,脆弱得似是下一刻就将倾塌。
徐玠微侧着首,乌黑的眉紧紧蹙着,仿似没闻声潘体乾满含讽意的语声。
他举目向前张了张,却见建昭帝正立于雨篷当中,单手固执燧发枪,枪口朝上,升腾起淡淡的烟气。
好一会儿后,他方才自深思中抬开端,凝睇着檐外缓缓飘落的雨丝,启唇语道:“潘大人,我这里倒是闻声一个动静,道是那位傅阁老甫一高升,就抢先去了黄朴黄大人家中拜访,不知此事是真、还是假?”
别的,六部当中悄悄凭借于两卫的吏员,亦有近一半透露于世人视野,今后再难起到感化。
他被建昭帝“邀”至宫中“小住”,至今,已有十个日夜。
妄动半步,唯死罢了。
跟着这一声喊,“哗啦啦”,众婢仆尽皆跪倒于地,山呼“万岁”。
建昭帝本就是一时髦起,且方才那一枪后座力可不小,饶是他各式谨慎,肩膀处还是有些酸痛,遂借坡下驴,笑道:“朕免得,不过一试尔。”
说话间,他已然回身往回走,可行不出两步,忽又立足,侧首道:“朕想去绿玉宫瞧瞧。”
而每逢阴雨气候,天子陛下便会“美意聘请”他去外头“漫步”,随后将他带至此地,让他隔着几座坍塌的殿宇,听,或者看,那些奇特的兵卒玩弄一些奇特的、能力奇大的火器。
阿谁空缺的阁老之位,可谓照妖镜,将那些所谓文人道貌岸然之下的各种形状,照得一清二楚。
十余位“肃论学派”的官员被斩落马下,或遭弹劾、或被贬职,有两个还下了大狱。
潘体乾此时已然趋近于前,闻言便劝:“陛下,试一试也就罢了,此枪乃是新制,军中也没几杆。”
“陛下威武!”徐玠立时单膝点地,眼也不眨地高喊了一嗓子。
潘体乾微微一怔,旋即沉声道:“微臣这就给陛下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