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第3页/共7页]
山田支队(第十三师团一部)-歩兵第百三旅团长:陆军少将山田栴二
日本方面
6、各军队突围后活动务避开公路,并须酌派军队粉碎首要公路桥梁,禁止敌之活动为要。
简介
南京保卫战,是1937年11月百姓反动军在上海淞沪会战中得胜后展开的一次保卫上海以西仅300余千米南京的作战。该战役由唐生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批示15万国军与日军抵当作战。因为gmd当局在战役构造批示上呈现了严峻弊端,战前未作周到摆设,最后决定突围时又未制定周到的撤退打算,更没有颠末参谋功课,导致守军在突围中,自相踩踏,争相夺路,丧失惨痛,国军的抵当就此崩溃。12月13日,南京沦亡,不敷五万人的日军入城,由此开端了持续八个多月对三十多万战俘布衣震惊天下的南京大搏斗。
罗策群:第159师副师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捐躯于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
日本军队由华中方面军任主力,首要由上海调派军和第十军构成。别的,另有通信军队、铁道军队、航空军队、工兵军队、兵站军队等。
下关环境更加混乱,各军队均已落空把握,各自抢先抢渡。因为船少人多,有的船因超载而淹没。大部官兵无船可乘,纷繁拆取门板等物制造木筏渡江,此中有些人因水势澎湃、不善把握而丧生。因乌龙山要塞守军撤走,原停靠于草鞋峡、三台洞(燕子矶南)的“文天祥”鱼雷快艇中队(4艘)也于12日夜驰去大通,12月13日拂晓,日军山田支队未经战役即占据了乌龙山;日水兵舰艇通过封闭线达到下关江面,日军第16师团一部亦乘舟艇进至八卦洲四周江面。大量正在渡江的中国军队官兵被日水兵落第16师团的火力和舰艇的冲撞所杀伤。宪兵副司令萧山令即死于半渡当中。与此同时,日军各师已分由中庙门、光彩门、中华门、水西门等处进入南都城内;原在镇江的天谷支队已度太长江,正向扬州进步中;国崎支队已至江浦,正向浦口进步中。已渡至江北的中国军队沿津浦路向徐州方向撤退。12月14日,按照中国大本营的唆使,唐生智在临淮关宣布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撤消,撤至江北的卫戍军军队改隶第三战区。南京保卫战根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