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55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23

第55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23[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孙子的首要着作: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能够与之死,能够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堪。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六合孰得?法律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奖惩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4、经:纵线,这里也有纲领、纲领的意义。这句说,以五事为纲领,即“道、天、地、将、法”五项决定战役胜负的根基身分。

5、校:通“较”,比较。 计:计算、估计。所谓“计”,即下文所说的:主、将、六合、法律、兵众、士卒、奖惩等“七计”。这七计是五事的引申,是敌对两边在这些方面好坏前提的比较,不成能有精确的计算,只能估计。

1、《计篇》是《孙子》中的第一篇,是全书的总纲。

3、察:细看,含有细心察看、当真研讨、慎重考虑等意义。

14、佚:同“逸”。

12、权:机变、矫捷。

1)《计篇》

释义:

11、以:使,亦通“已”。

——《孙子》

17、18、得算“多”、“少”指胜利的主客观前提“多”或“少”。

8、死生:指死地、生地。

这在当时是一种精炼的观点。“攻其无备,出其不料”是孙子提出的一个驰名的作战原则。

孙子把战役作为政治题目来考查,以为战役是干系到国度兴衰存亡的大事,并提出要按照“五事”、“七计”研讨战役的客观前提,切磋战役的规律,预知战役的胜负。

《计篇》讲的主如果在战前研讨和决定战役的目标、战略、打算等大事。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成不察也。

2、兵:兵器,引申为用兵,也就是战役。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原文:

7、而不畏危:应作“民弗诡也”。诡:违,违背。

译文(略)

8、《孙子兵法》

6、与:同“予”,赐与。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消,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料。此兵家之胜,不成先传也。

喜好穿越汗青,从太古到当代请大师保藏:穿越汗青,从太古到当代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16、庙:祖庙,庙算。当代用兵前在祖庙里停止必然的典礼,会商决定作战战略,叫庙算。 胜:指开战前估计各种主客观前提,估计能够胜利。

“兵者,诡道也。”就是说“兵不厌诈”,他主张从实际环境解缆,用假象利诱仇敌,形成敌军的不对,出奇制胜。这些都是值得鉴戒的。

13、而:转接连词,而字前面八个字都作描述词用,都是指敌方环境。

孙子小传(略)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9、曲制、官道、主用:曹操注:“(曲制者),部曲、旛帜、金故之制也。官者,百官之分也。道者,粮路也。主用者,主军用度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