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42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10

第42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10[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2、《论语》

如果是如许,外洋的人过得不舒畅,会因为这里的文教和德化而来到这里(归附);既然来了就要使他们(归附的群众)在这里安宁地糊口。

冉有说:“季氏想攻打(颛臾),我们二人都不想攻打。”

8、夫子:指季康子。春秋时对大夫、先生、父老,都可称“夫子”。

层次清楚,言词锋利。此中援引成语,应用比方,都足以加强论辩的压服力量。

12、虎、兕都是猛兽。兕(si四音):独角犀牛。柙(xia匣音):笼槛。以虎兕的出柙喻季氏的猖獗故为。

11、危:不稳,这里指站不稳。持:把着。颠:倒,跌。扶:搀着。相:字面上指“扶相”,即搀扶盲者行路的人;实则指帮手季氏的冉有等人。

这两句说:为人臣者,当发挥其才力以居其职位;如果不能如许做,就应当辞职退位。意义是:冉有等既有定见,就应当向季氏据理力图,不然就应当离职,不宜随声拥戴,一味苟同。

17、盖:助词,常用在表示判定的句子上头,语气比较轻。

15、有国有家者:指国君和大夫。诸侯有国,大夫有家。

4、无乃:这里有“恐怕要”的意义。是:代词,复指宾语“尔”。过:责备。与:同“欤”,相称于“吗”。

我也听闻国君和大夫,不怕群众财用不敷(贫困),而怕财产过分集合形成贫富差异;不怕人丁希少(寡缺),而怕高低不能相安。

喜好穿越汗青,从太古到当代请大师保藏:穿越汗青,从太古到当代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孔子说:“求!君子最仇恨那样的行动——口里不说他想获得这个东西,但是却别的找一套来由来满足他的欲望。(指季氏明显是贪得颛臾的地盘,却找出怕后代子孙受颛臾的威胁做来由,作为挞伐颛臾的借口。)

——《论语?季氏》

释义:

文章通过对话情势来表达。它一开端就申明颛臾的不当伐,接着鉴定冉求他们不能制止残暴的战役行动所应负的任务,最后指出季氏内忧地点:“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以内也。”

1、季氏:即季孙氏,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这里指季康子,名肥,鲁国的大夫。

19、安:用如动词,使……安宁。安之:使归附的群众糊口安宁。

译文(参考):

9、周任:一名当代驰名的史官。

贫:指群众财用贫乏。寡:指人丁因流亡而希少。

这句意义说:当初周之先王以这个处所封颛臾,为了使它主祭蒙山。

这三句说:财物均匀分派则无所谓贫,高低能和好共处则无所谓寡,高低既相安无事则国度自无颠覆的祸害。

原文:

这句说:恐怕要责备你吧?

孔子说:“求(冉有)!恐怕要责备你们了?当初周之先王以这个处所封给颛臾,是为了使它主祭蒙山,并且它已在鲁国境内(是鲁国的附庸)。既然(它)已经是国度的臣属,为甚么还要攻打(它)呢?”

16、这两句的“寡”和“贫”两字应高低互易。

椟(du读音):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