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时代8[第3页/共3页]
8、衣食所安:衣食这些来摄生的东西。安,“养”的意义,前面加助词“所”,构成“所安”如许一个具驰名词性子的词组,在句中充当动词“专”的主语。
2、伐:攻伐,讨伐。我,指鲁国。
1、十年:鲁庄公十年。《左传》传闻是按照《春秋》论述当时史实的。《春秋》是鲁国的史记。
公说:“祭神的牛、羊、玉、丝织物等,不敢以小为大,以恶为美,必然以信实(对鬼神)。”
鲁庄公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跟齐军战于长勺。
这句意义说:(将要同对方交兵,先伐鼓进军。)第一次伐鼓时,兵士勇气勃但是起(趁着这股勇气打击,便能够克服对方)。
1、曹刿论争
刿说:“受惠的不过是近臣,这些小恩德,未能普惠公众。”
庄公要伐鼓打击,刿说:“不成。”
20、败绩:作战大败;语出《左传》庄公十一年:“大崩曰败绩”。
夫:提起一句话的助词。
这两句说,有权位的人自管帐划,(你)又何必参与其间呢?
第二次伐鼓,兵士的勇气就阑珊了,第三次伐鼓(兵士的勇气)就衰竭了。
而:这句的两个“而”字都相称于“则”。
从《左传》的记事来看,曹刿慎重而机灵,很有将才。鲁庄公采取了他的精确的计谋观点,终究形成了我国战役史中以弱军克服强军的驰名的战例。
4、其:这里指曹刿。肉食者,吃肉的人,指那些有权位的人。间,参与。焉,表示疑问语气。下文“惧有伏焉”的“焉”表示陈述语气,和这里的“焉”有辨别。
16、这句说:鲁庄公同他(曹刿)共坐一辆车。
24、作气:抖擞士气。
刿问:“我国凭甚么前提作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