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14[第2页/共2页]
如如果贪婪的暴君,骚扰下民,打劫百姓,以满足无穷的私欲,百姓就享用不到上天的协和之气,以及大地发展的谷物之德惠。
11 、离:同“罹”。遭。
草木还没有落下,不得带刀斧进入山林;虫豸还没有冬眠(冬眠),不得用火烧田;不能殛毙有身的植物,不能取鸟卵(蛋);不得捕杀未长到一尺长的鱼,不能吃没养到一年的猪。
35、蛰(zhe折音):虫类在夏季伏藏不动。
21、阪:崎岖不平的处所。
是以先王立法,打猎不得把整群的鸟兽全数捕杀,不得猎取鹿仔和麋仔,不得涸泽而渔(捕鱼把水池的水弄干),不得焚林而猎。
18、家畜:普通指马、牛、羊、犬、豕、鸡。
第二段撮要:申明国度储粮的首要,以及达到丰足的不易,指出国君当取下有节,不当侵渔其民。
15、适:合适。满足。
7、悯:忧苦。
以是仁慈贤明的君主,会节制对下民的讨取,本身养尊(处优)有度(分寸),如许就接受得住六合的拜托,而(群众)不会遭受(罹患)温饱之灾害。
这是因为草木生发仿佛蒸气一样,禽兽返来仿佛流泉一样,飞鸟返来仿佛烟云一样,有招致它们的体例。
48、应时:适应机会。
28、麛(mi迷音):鹿仔。 夭(ao袄音):麋仔(麋是鹿的一种)。
45、大火:和下文的“虚”、“昴”都是星名。据高诱注,大火中在四月,虚中,在八月,昴中,在春季之月。
民为了保存,一人种田,最多十亩。中等的地步,年关的收成,不过一亩地四石。妻儿白叟都仰仗(地里的收成)吃饱肚子(存活)。
2、跖(zhi直音):踏。 耒(lei累音):犁上的木杷(pa爬音):。这里指犁一类的耕具。
24、薪:粗大的柴。 蒸:藐小的柴。
8、率(lu律音):约莫。 畜:和下文的“积”、“储”意义差未几。
38、有所乃至之:有招致它们的体例。
42、达路:开通门路。
《淮南子》
20、墝(qiao敲音):同“硗”,地盘瘠薄。
30、豺:兽名。 豺未祭首:指每年十月之前。
译文(参考):
注释:
36、鷇(kou扣音):鸟卵。
49、实:充分。 来:招来。都是用作动词。
46、宿麦:越冬的麦。
第一段撮要:摆出实际环境——群众处置农耕,糊口困苦,为下文国君当体贴群众糊口,正视农业出产,提出按照。
每年十月之前,不得在田野安插捕杀兔和鸟的网具;开春之前,不得把捕鱼的网下到水里;鹰隼还没有凶悍起来,不得将坎阱安插在谿谷;
39、四海之云至:到了立春今后。
26、转尸:弃尸。
9、悯急:忧苦困难。
13、桡:扰。
31、罝(ju拘音):捕兔的网。 罦(fu俘音):捕鸟的一种东西。
10、明王:贤明的君主。
41、虾蟇:即“蛤蟆”,蛙的一种。 降:来。这句指三月。
是以国度如果没有九年的积储,就是不敷;没有六年的积储,就是忧苦困难;没有三年的积储,就是贫乏(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