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商海破浪,破抑商之困[第2页/共3页]
那铃声不像黄铜的清越,倒似生铁相击的暗哑。
三百重甲兵从巷陌涌出,玄铁盾牌锵然合围成八卦阵,每面盾上都用朱砂画着《平准九章》条则。
松江布商俄然摔了算盘,玛瑙珠子滚到李明皂靴边:"江浙米价涨了三成!
匣中账册用波斯数字记录着暗账,某页朱笔勾画的商船图案,鲜明与海商头子林九指上的蛇形戒符合。
楠木匾额上新刷的桐油泛着青光,却照不清檐角那串高耸的极新铜铃——昨日暴雨时,这里本该挂着驱鸟的竹哨。
人群中有老船工俄然跪地痛哭:"那船...那船桅杆上缠的就是这类金丝绦!"
俞通源的虎头湛金枪破空而来,枪尖挑飞的火把在半空炸成金花。
三十丈外的平准仓前,数百支火把将夜空烧得通红。
八仙桌摆着的建窑兔毫盏过于极新,盏底茶渍却清楚是陈年普洱的暗红。
李明攥着金丝绦子闯进市舶管库房,二十八个桐油木箱堆成小山,封条上"闽南巡检"的朱砂印被月光照得猩红刺目。
窗别传来整齐的铠甲碰撞声。
这味道让他想起林九落水时炸开的紫色泡沫,想起水晶镜里螺旋金丝的倒影。
未时的蝉鸣撕扯着炎热,李明在商帮会馆前勒住缰绳。
通政司的青铜獬豸香炉喷着青烟,汪广洋端坐太师椅,拇指慢悠悠转着翡翠扳指。
海风裹着咸涩扑在李明的官袍上,袖口金线绣的云雷纹在暮色里忽明忽暗。
李明状似偶然地抚过门环,指腹沾上星点铁锈——这门环本该是熟铜所铸。
他俄然想起宿世公司并购案里那些做空陈述,嘴角竟浮起嘲笑:"诸位可知洪武三年江西大旱?"
十几个身着纻丝直裰的老者列坐两侧,最末席的松江布商正把玩着和田玉貔貅,金镶玉的算盘搁在案头噼啪作响。
晨光穿过雕花窗,在他们年青的面庞上跳动,有个少年兵俄然红了眼眶——他故乡恰是靠《货殖图》换得高丽柞蚕种的滁州山村。
"大人!
他哈腰拾碎瓷片的刹时,瞥见东配房帘隙闪过半幅黛色襕衫——那是应天书院士子独占的装束。
汪参政带着十二府士绅在通政司候着了。"亲卫跪报时,桅杆上金丝槐枝旗幡俄然猎猎作响。
暮色渐浓时,李明推说要观星象,单独登上会馆观云阁。
辽东马鞍的改进图旁,画着个戴虎头帽的稚童——恰是他上月短命的季子生辰礼。
烛芯"啪"地爆出灯花,李明俄然抓起鼠尾绦子靠近鼻尖。
"林老板的船吃水三丈七,载的怕是闽南巡检司的官印吧?"李明扬手抛出账册,恰有江风吹开记录私铸货币的那页。
正堂鎏金自鸣钟的摆动声里,他嗅到丝如有若无的沉檀香。
给老子把全城金丝铺篦一遍!"
满室鸦雀无声,松江布商手中貔貅"当啷"坠地。
乌黑的占城稻瀑布般倾泻,米堆里鲜明埋着发黑的陈粮袋,鼠啮的破洞暴露紫玄色霉斑。
两人目光相触,忽同时指着对方大笑起来。
"参政大人万安!"迎出来的侍从哈腰过火,后颈暴露道蜈蚣状疤痕。
"李参政真要学吕不韦奇货可居?"汪广洋吹开茶沫,青瓷盏映着他眼底寒芒,"《货殖流变图》才颁行半月,三艘粮船就喂了东海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