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团年[第4页/共5页]
刘贵美、郝爱妹和谢翠娥亲身下厨,明天她们要好好做一桌饭菜,感激他们的朱紫。
江一龙替她收好纸笔,“该出的还是要出。”
第二天,江一龙跑到村委借用了座机给付老板打了个电话。付磊那边的腊鱼也卖得差未几了,但是问起他还要不要进货,他却不搭话。
三兄弟又劝了几句,江又信和周秀珍死活不肯要分红。
“她有甚么策画咯?”
江大龙笑着说:“我也想甲龙、一龙会买东西,我就省点钱算了,贵美不肯呐!”
“唉……明天怕是又要变成支出了。”
“那这个钱你们筹算如何分啊?”周秀珍问。
郝爱妹气得不想理他,“是咯,是咯,都讲「爷重宗子,娘疼满崽」,看你这个「爷不重,娘不疼」的今后如何搞咯。”
“那就不消说了嘛!”
“带了,带了,哪敢健忘小板栗的东西咯?”
江一龙把船上的东西搬了下来,有给板栗、毛毛、圆圆和乐乐带的琐细家伙,有给江又信买的好烟好酒,也有给周秀珍买的新衣服。
谢翠娥说:“我给大师念一下吧。十月初六,渔业厂房钱支出……”
腊月二十四,是太小年的日子,也称为“团年”。
“娘、爷,我和大龙就给你们一人买了双棉鞋子,你们试下看看合分歧适。”
圆圆学着娘的模样把手里的盒子递给了周秀珍,“奶奶,给你。”
谢翠娥一行行、一项项把“兴龙渔业厂”从筹办到明天放假之间的支出和支出认当真真、仔细心细地念了一遍。大到修路、盖棚子的支出,小到村民买一条鱼的支出,谢翠娥事无大小地记录得清清楚楚。
“鱼米之乡,鱼米之乡,现在杨主任屋占了个‘米’,你们占了个‘鱼’,看模样只要我是个‘多余’的了。”肖红兵闻声了她们的说话,笑着打趣本身。
“他还没回,一天到晚不是水稻就是种子,都快住研讨所里了。他还要我问下你这个门生学得如何样了,搞得好不好咧!”杨主任嘴里抱怨,眼里都是笑意。
而现在如果他们能稳定每个月有这个支出的话,日子不晓很多好过。
太小年之前的这段时候,江一龙谈下来的订单加上毛纺厂再主要的货,“兴龙渔业厂”整整出货了腊鱼3500条,进账两万多。这还不包含谢翠娥在家和村民们谈成的零散买卖。
油润红亮的红烧肉、鲜美滋补的土鸡汤,原滋原味的清蒸鱼,咸香软烂的腊味合蒸,再加上几道下酒的家常小炒,一桌子满满铛铛。
江又信听了周秀珍提及下午的事,免不了又是骂骂咧咧。最后又看在谢翠娥怀了孩子的份上闭了嘴,满腔的苦闷化作了一声长长的感喟。
“哥哥和嫂子们想想另有甚么账目是没记上去的。”
“好。”江一龙点点头。
江一龙笑着说:“爷老倌放心咯,有没有钱也不缺一瓶活络油的钱咯。”
“大哥你讲呢?”江一龙问。
“莫跑,莫跑,慢点……”
板栗带着mm毛毛闻声冲出窝棚,朝着江家兄弟这边蹦蹦跳跳地挥手。“爸爸、二叔叔、三叔叔……”
“娘老子、爷老倌莫嫌少,大哥二哥讲我们各自一个买一样,免得买反复了!”
谢翠娥在一本牛皮本上一笔一画地记取账。前面一大版蓝笔写下的支出底下,终究用红笔持重地添上了一行“货款支出壹仟叁佰贰拾元整和睦南食店钱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