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团年[第3页/共5页]
江甲龙说:“你想太多了咯。大嫂向来孝敬。”
洞庭湖上一条条连家船横卧在岸边,豆大的渔灯映照在微波粼粼的湖面上,仿佛天上点点的繁星。湖边的芦苇荡里,暴露几个临时搭起的窝棚,棚子上炊烟袅袅,披收回阵阵香气。这是团年饭的味道,是团聚的味道。
郝爱妹却没那么欢畅。
“莫跑,莫跑,慢点……”
谢翠娥安抚说:“你是对的,代价方面我们要有底线。与渔民散户拼代价战,我们是打不赢的。他们只图手里的货脱手,不划算大不了下回不卖腊鱼就是了。我们不一样,我们的代价是立厂的底子,不能等闲变动。”
“比来东奔西跑都健忘好久没归去过了,也不晓得我们船上灰好厚了。”江一龙讪讪隧道。
谢翠娥一行行、一项项把“兴龙渔业厂”从筹办到明天放假之间的支出和支出认当真真、仔细心细地念了一遍。大到修路、盖棚子的支出,小到村民买一条鱼的支出,谢翠娥事无大小地记录得清清楚楚。
江一龙笑着说:“爷老倌放心咯,有没有钱也不缺一瓶活络油的钱咯。”
“带了,带了,哪敢健忘小板栗的东西咯?”
谢翠娥又递给江又信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上回的活络油我估计爷老倌也用完了,这是我们在城里买的,传闻结果更好,爷老倌尝尝看。”
“那就不消说了嘛!”
腊月二十四,是太小年的日子,也称为“团年”。
转眼就是十仲春,江一龙每天往内里跑,要么驾着船,要么坐着贺贵明的摩托车,东湖村周边的县市都跑遍了。
中午,江大龙和江甲龙亲身驾着船去接了杨主任佳耦,江一龙亲身去请了肖红兵佳耦来渔业厂吃团年饭。
第二天,江一龙跑到村委借用了座机给付老板打了个电话。付磊那边的腊鱼也卖得差未几了,但是问起他还要不要进货,他却不搭话。
“他还没回,一天到晚不是水稻就是种子,都快住研讨所里了。他还要我问下你这个门生学得如何样了,搞得好不好咧!”杨主任嘴里抱怨,眼里都是笑意。
“莫只夸三兄弟,三个堂客也是好样的。人家是「妇女能顶半边天」,她们三个又要在厂子做事,又要顾家,我看能顶大半边天!”
乐乐和圆圆两个不到两岁的小家伙迈着小短腿叫着笑着在前面追。踉踉跄跄的脚步吓得刘贵美和郝爱妹心惊肉跳。
这一餐,“兴龙渔业厂”酒酣菜热,江家兄弟、江家妯娌、杨主任、肖队长,个个推杯换盏,打心底里的欢畅。
湖风羞怯船儿摇,月色恰好……
夏季两个多月就能挣五千,这在之前他们想都不敢想。当渔民端赖天用饭,饱一餐饥一餐是常事。之前他们捕鱼收成最好的时候一个月起早贪黑也能挣个两三千,但是那是淡季,一年最多也就两三个月,其他的时候多的千百块,少的乃至只要几百块。禁湖期那三个月更是只能吃成本。
付老板笑着说:“你也瞥见了,我副食品店卖的是北方的东西多,主顾也是北方人多些。我们吃腊鱼啊,就是图个新奇,不像你们本地的对口味要求那么高。腊鱼嘛,就是个咸香味,吃起来都一样。我只要有钱赚,卖哪家的都是卖。你如果这个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