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外姓人[第2页/共2页]
日头爬到柿树梢时,余二爷扶着墙根往外挪。康婶追出来塞了包冻梨:“路上滑,您老把稳。“梨子表皮结着冰碴,是年前张二苟家送的年礼。余巧巧站在檐下看轿夫踩雪,俄然瞥见余二爷的羊皮袄下摆——沾着片胭脂红的碎布。
余巧巧拨弄着炕桌上的算盘珠子,玉坠子穗儿在腕间闲逛:“二爷爷说的是。“
“昨日你说要腌梅子。“晏陌迟解了大氅,暴露里头鸦青箭袖,“西市刘记的粗盐比官盐细三分。“说着取出个蓝布包,细盐粒从指缝漏进粗陶罐,簌簌声挠得民气痒。
“我当是甚么大事。“余巧巧俄然笑出声,杏眼里却凝着霜,“您这是要拿我的秘方做情面,还是想给自家地里添肥?“
大年月朔那会儿,他特地把堂屋八仙椅擦了又擦。可比及初五迎财神,也没见着余巧巧半片衣角。
余二爷压了压火气,放软了声音道:“巧丫头,二叔都是替你筹算。你爹就留你一根独苗苗,今后嫁了人,总得有个娘家兄弟撑腰不是?“他搓着冻红的指节,眸子子往堂屋梁柱上瞟,“女人没个娘家人,在婆家要受气的。“
晏陌迟正往炭盆添银丝炭,火星子噼啪炸开一朵金花。
余巧巧捻着陶罐边的红泥:“二爷爷尝尝这茶?“她指尖沾着泥渍,“后山挖的土焙的,比不得城里好货。“灶房飘来蒸馒头的麦香,混着腌萝卜的酸味。
晏陌迟俄然轻笑一声,往火盆里扔了块松香。贫寒气味漫开来,混着窗外飘进的炊烟,熏得余二爷老脸滚烫。
檐下麻雀扑棱棱惊飞,余二爷深一脚浅一脚踏出院门时,闻声屋里传来脆生生的笑:“你这簪子别歪了。“
“混账!“烟杆重重砸在炕桌上,震得茶盏叮当响。余二爷气得山羊须直抖,“你爹娘去得早,要不是族里。“
窗根下传来铲雪声。晏陌迟的鸦青棉袍扫过冰棱,剑鞘上结着层白霜。余二爷俄然挺直腰板:“传闻你跟衙门的人走得近?“他袖口暴露的金镯子闪了闪——是余多寿年前新打的。
余巧巧翻开锦盒,鎏银梅花簪在晨光里泛着冷芒。她用心拔高嗓音:“这般贵重,怕是抵得上十亩粟米钱。“
余二爷捏着黄铜烟杆在炕沿磕了磕,烟灰簌簌落在青砖地上。他清了清嗓子,端着长辈的架子:“你三叔家那些糟烂事,跟我们两房向来不沾边,是不是这个理?“
“二爷爷。“余巧巧侧身避开,从炕柜取出本蓝皮账册,“客岁春耕您借的二十斤麦种,秋收时说遭了虫害。“她葱白指尖点着某处朱批,“可巧前日粮铺掌柜说,有人拿陈麦换了三只金华火腿。“
老头儿被晾得面皮发紫,顿脚道:“外姓人少掺杂余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