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穿到古代当名士 > 7|捉虫

7|捉虫[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张与他有三分类似的脸庞抬起,眸中明灭着一样的坚执:“大哥,是我本身情愿应选,你不必替我・操心了。”

父母过身后,他们兄妹一向是相依为命,共同熬过了守孝这几年。桓凌在祖父面前还能据理力图,对着元娘却不由得放低了声音,暖和地问:“元娘,你可晓得宫中为周王选妃之事?你年纪已到了,若留在京里不免要进宫应选,不如大哥这就送你到武平结婚……”

桓凌看着那张和本身一样固执的脸,终究想明白了甚么,苦笑着说:“宋三弟还在我们家时,就是新泰十四年,就几乎中了秀才。当时是学政于大人怕他太早落第易生骄惰之心,决计将他的黜落下去,以后父亲也压着他不准再考。而新泰十六年……乡试之年,父亲猝然过世,他陪着我们一起摒挡的后事,你还记得么?

桓凌笔挺地站在他面前,声音压得略沉,眼中隐含着不易发觉的怒意:“祖父,宋家这桩婚事是父亲在时亲身订下的,怎能说退就退?当初父亲过世,宋三弟是跟着守满了五七的!宋父执外放这几年也从未放下过我们家,年年冬夏都有礼品进京。元娘守了四年多的孝,宋三弟比她还大两岁,早该结婚的人,就一语不发地等了我们四年……”

桓凌眉心微拧,辩论道:“宋时年年与我有手札来往,信中也常与我论读书所得,考据极精,字字皆有出处,不是为俗务波折研习经学的人。祖父若肯看,我这就拿来。”

桓元娘看着兄长死力保护外人的模样,神采微微涨红,嘲笑道:“便不提这些,他读书又读出甚么来了?我们家也算诗礼传家,祖父与父亲都是进士;大哥你十六岁落第,本年出孝立即点了进士;几位堂兄也有功名在身……宋时也读了十几年书,却还连个秀才都没考出来!”

门子只来得及喊一声“凌大爷”,那道身影就已纵入角门。他乃至来不及在门前上马,闯出来几步后才勒住马,翻身跃下,顺手扔下缰绳,直奔正堂。

桓凌惊诧道:“宋三弟配不上你?谁说的!宋三弟与你年貌相称,又雅好读书,你们结婚后必然能琴瑟调和,齐眉举案……”

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元娘,你听兄长的,我桓家世代书香门庭,立品持正,岂可为了攀附皇亲而背弃婚盟?”

他一个当代人,对父母之命的婚姻向来就没甚么好感,只当是任务,不得不担罢了。何况他这辈子只见过桓女人几面,见面时对方还都是个小门生模样,谁培养得出豪情来?

四月初八下午,正赤日高悬,照得行人纷繁避到荫凉下时,却有一道穿戴青色儒服的身影顶着骄阳策马冲进都城,踏尽长街,突入城东二条胡同一座高悬着“桓府”牌匾的大宅。

他最后看了mm一眼,便起家排闼而去,衣摆带起肃肃风声,再不转头。

桓家老太爷的目光微微避开,薄唇轻抿,嘴边便勾出勒两道深深的皱纹,安静地说:“元娘本年刚满十七,你祖父又迁了礼部右侍郎,正合选妃的前提,避无可避――”

桓老太爷摇点头,微微皱眉:“周王选妃是天家大事,我们家既然适逢其会,岂容避开?此事也不是用心瞒着你,不过是当时你合法会试的紧急干系,不肯叫你为些须小事用心。至于宋家那边,我已先做了赔偿,将宋时之父转迁到了福建武平县,叫他做两任安然县令。你四弟已去福建劈面和宋举人退亲了,只要宋家懂事,将来我们家自会提携他们。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