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穿到古代当名士 > 39|第 39 章

39|第 39 章[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不美意义看桓凌,便转头问宋时:“你是这武平的地主,这里有甚么处所风景又好,又能歇脚的,带我们去坐坐。”

修堤坝、修蓄水池、修路、种树……他乃至想在乡村屋子上都刷上“要致富,先种树”“要致富,多养猪”的典范标语。可惜这期间的读书人太狷介,事也多,如果村里公开涂这些标语,准得有人骂县里浑身铜臭、有辱斯文,他也只能暗戳戳叫花匠下台鼓吹一下植树造林的理念。

这记里倒没如何提他本身的功劳,只淡淡写了一笔“宋令素爱百姓,至县则治洪灾、抑豪强,百姓为作《白毛仙姑传》记其事”。

夸得又低调又含蓄,没听过这曲子的,单看文中字句,底子不晓得夸的是黄大人,但一旦这曲子传唱出去,便大家都能晓得‘高堂坐’一句前面是‘钦差来巡’。

城西就是灵洞山,另有甚么景色更好的处所!

那么他给宋县令的考语就得提早写了――桓凌的考语里也该有这两项。还要叫驿站加急递信, 把武平县按捺豪强、追回赋税之事奉告省、府两级, 叫布、按二使与府厅官员写考语时也加上这份实迹。

不知是在城外见了新奇事,还是李宰相有灵,黄大人这回竟是思如泉涌,提笔便写下了一篇奖饰武平县不向朝廷要钱、不向百姓剥削便能在县外武溪清沙除淤,以减少洪灾伤害的《武平县重修武溪记》。

这些溪水夏秋间轻易众多, 多数儿因为水里淤积泥沙太深, 排水不畅。趁夏季叫人筑堤坝束水冲沙,或直接排干一段溪水,下水清淤,再在较宽的溪流河道旁挖出备用的排水沟, 来岁就能减少灾情。

民夫当中,有很多身形暄软,一看就不像经常干活的农户的。往年这些人在大户阴庇下甚么都不消干,本年他们头顶的大树倒了,县里又不准他们出银子顶瑶役,这些人终究要体味一把劳役的辛苦了。

宋时看着那三人低调谦谨的文章,缩归去深深地天然检验――怪他这些年没写过夸人的文章,一下笔就按着当初搞软广时那种正面夸、死命夸的气势上了。

黄大人虽说有些好名,但毕竟面皮薄,不肯狠夸本身,面色微红,连连摆手:“我们是出来游赏景色的,要写修河记就写修河记,不必记那些职分内的事――方才我们瞥见的‘三下乡’倒是新奇风趣,能够作文记之。”

这溪水两侧,转头也要研讨一下种甚么树来加固水土。

能到武平县巡查的钦差黄大人,还会有谁?

黄大人拎过他的文章连看了几遍,怒其不争地教诲道:“这文章题作《修武溪记》,你看你五百余字的文章里才写了几个字的治溪?你看桓通判作的――”即便写的都是真相,也不好写得这么明白,不然轻易叫人说是吹嘘之作。

这里已被人立了李纲牌位,只还没泥像,堂上还摆了香炉、供品。他们没带香来,车里却有些鲜果、吃食,便摆在堂前供上,默祝了一回。

桓小师兄现在在黄大人眼皮底下,得住府宾馆,直到转天到县里找他测量地界时才瞥见他这高科技,顿时叫这排笔晃花了眼,半晌才问:“你做这个干甚么,要抄书何不叫我替你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