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 15 章[第1页/共4页]
信里写的也就是桓家退亲一事。
桓先生写完这文章,感慨得都不敢叫他瞥见。厥后在武平县学入泮礼上,看着宋时身着青色生员袍,领着本县新退学的生员跨马游街,一派风骚萧洒的模样,倒是又生出几分文思,作了一篇《记武平县学入泮礼》赠他。
这么个又孝敬、又体贴、又有才学的孩子,作半子那里不好,桓老侍郎如何就舍得退了婚事,丢掉这个孙半子呢?哪怕非要孙女做王妃不成,也该再补一个孙女给他,将这桩婚事续上啊!
宋时看着信,宋大人就在他身后小声抱怨:“你大哥的信是我们家宋平孤身一个日夜赶路送来的,也花了两个多月。那桓家公子一看就是个不能刻苦赶路的,又带了那么多家人、车马,却来得比信还早,这是甚么意义?清楚是他家早在你哥哥们上门前,就已经要跟我们退亲了!”
宋大人点头笑道:“那里有甚么秘方,不过是厨子随便弄出来的东西。只消在硝石加水弄的冰盆上铺一块薄石板,将酸牛乳倒在上头,加些碎果肉,用小铲儿翻炒,待半凝不凝时掇入模型,再放进冰中稍稍冻硬就是了。福建多有水牛,做这东西也不费难,若在北方就更轻易,只寻那些养牛的回回子买些酸乳,直接冻了就能吃。”
如果别人来问,宋大人也不肯奉告他,但方提学是取中了他儿子当童试经魁的恩师,单凭这师生交谊,也不能把他当外人。何况宋举人本身也有些私心:他盼着本身接待好方提学,也能像晋朝陶侃之母截发留客的故事一样,打动得学政大人归去后替他儿子立名。
方提学一眼就看破了他的谨慎思,轻笑一声,宽大地说:“这倒不要紧,只是你们选出的文章却须得做得好,衬得上我这篇。若叫我晓得了你那文集里都是对付之作,只拿我这篇作幌子,我定不轻饶!”
方提学走后,县里几位老爷久绷的一口气才放松了。宋大人早上去前衙里点过一卯,看了看催比粮税的比簿便早早回后衙,带着几分愁闷叫住宋时,塞给他一封信。
他在县里永久有忙不完的事,一桩本来就有违贰情意的婚约,很快就被抛诸脑后。但这桩婚事只在贰心中不首要,对婚约的另一家人来讲,可否退亲,倒是干碍一家出息的大事。
宋县令这么说,相称因而将自家私房好菜的秘方送与方提学,也惠及了县衙里几位官员。世人都承他的情,方提学也道:“大令真是风雅人,如果别人得了如许的点心方,自必珍而藏之,秘不告人的。”
这诗僧公然请到了方提学内心,他是都察院出身的清流名流,自幼读遍了东坡文集,天然也慕坡仙风骚。不过他自夸名教中人,向来不爱交友京中那些驰驱干权的和尚,现在竟在武平得了一句通禅理、有德行、更知文翰的诗僧,岂不将其视作本身的佛印?
作得比宋时这个端庄生员还高超很多。
以北方学子之身,在福建院试中以第三名经魁身份取中生员,的确可称奇闻了。
生酸奶方剂还是他带团去九寨沟时跟本地藏民学的,不消搁发酵菌和酸奶做引子,炒冰技术是当年在黉舍外头吃多了看会的,在这期间做起来也不太难。现在已经是蒲月风景,天热得短长,教员偶尔吃冰祛暑,对身材也有好处。
他不知不觉吃完了冰糕,还略觉有些不敷,夸奖道:“这点心真精美无伦,直有传说中的醍醐滋味了。我在京里多年,却也未曾尝过此味,这莫非是大令府上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