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讲政治、守规矩[第1页/共3页]
崇祯也是够抠的,派钦差办事就只给2两碎银,也不怕人笑话。
因为船埠表里密密麻麻的停满了商船,因为商船太多,乃至都列队到运河上。
“山阳城明天戒严了。”运军黑着脸说道,“闲杂人等制止出入!”
胡国柱便轻催战顿时前两步,于马背上拱作作揖:“圣上?”
但是圣上跟太子、定王却甘之如饴,不平不可啊。
合着在朱慈炯的眼里,这些粮商就跟肥猪没啥辨别。
此时的草湾镇早已经规复次序,不过战乱的陈迹仍旧到处可见,比如说被焚毁的民房废墟,又比如说沿街乞讨的大量流民。
至于崇祯给的2两银子,那是用来买衣裳的,谁敢动?嫌本身命太长么?
崇祯又语重心长的接着说:“烺儿另有炯儿,你们俩务需求记着,必然要讲政治、守端方,既便有才气冲破法则束缚,也绝对千万不要滥用权力!”
四人狼吞虎咽普通啃完八个蒸饼,意犹未尽。
现现在的胡国柱,已经完整变成崇祯的忠厚喽啰,起码大要上如此。
“罢了,比及了扬州我再请你们吃一顿好的。”傅山道,“我在扬州有位朋友,家里边仿佛是贩盐的,传闻很有家资。”
傅山便自告奋勇的道:“圣上,草民愿往阛阓沽衣铺采买布衣。”
“为何?”朱慈炯一脸茫然道,“儿臣的设法那里伤害了?”
听到这,傅山等四人都向朱慈炯投过来错愕的目光。
又齐声说道:“此番大明复兴有望矣。”
“没了。”傅山会了账,摊手说道,“就剩这几个大钱,只够买八个蒸饼。”
“嗨,还不都是河漕衙门害得。”梢公没好气道,“河漕衙门先是放出风声说,要以每石一两五钱的代价大量购粮,但是等江南各府的粮商真把粮食运来了淮安府,却又改口说不收粮了,你说说这叫甚么事?”
父子仨说话间,山阳东门外的喧闹已经被停歇,堆积的船工也连续散开回到了船上,但也有人被请进了城。
“谁晓得呢。”梢公一摊手说道,“小老也想晓得。”
“无妨,这些粮商留着分寸,只是讨要说法罢了,不会造反。”崇祯的眼睛还是毒,看出肇事的船工实在是粮商教唆的。
“儿臣明白了。”朱慈炯看上去是懂了,有没有真懂那就只要他本身才晓得。
崇祯一行二十余人当即换装过了黄河。
崇祯当即说道:“走,我们也该进城了。”
说完一指火线堆积的船工道:“比如这些船工,就必然要遵循法则措置他们,敢肇事就让河漕衙门把他们抓起来,只要他们真正的造反了,你我父子才气出兵弹压他们,然后才气够罚没他们的粮食,不然就算是天子也不能私行打劫他们船上的粮食。”
傅山等四人则是既感震惊,又感欣喜,震惊的是圣上竟然敢说太祖高天子的不是,欣喜的则是起码圣上还是守端方的。
明朝的蒸饼就是馒头,就是面团发酵再蒸熟,没有馅。
朱慈炯苦着脸说道:“父皇,如许的话岂不是事事都要循规蹈矩?”
“好,那便有劳你们了。”崇祯欣然同意。
“店家,来八个蒸饼!”傅山坐下来就号召。
在他们看来,能够廉洁自守的官员就都是好官,每天吃得跟狗食似的官员那就是了不得的大清官,至于吃狗食的天子那是听都没有传闻过,如许的天子都不能算圣天子,另有哪个天子敢称圣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