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能吏[第1页/共3页]
堵胤锡嘴巴嗫嚅了一下,想说开源节流,但话到嘴边又咽归去,因为这么大的缺口毫不是简朴的开源节流就能处理。
堵胤锡再廉洁也毕竟是个文官,士农工商的排序另有重农抑商的思惟早就已经融入他们的骨髓当中,这一点是很难窜改的。
“有的,并且数量稀有百家之多。”堵胤锡道,“听闻朝廷光复徐州以后,这些缙绅就又纷繁返来了。”
“如果你是浙江巡抚,你会如何选?”
并且是屯田,屯田的田租既不是民田的每亩3升3合5勺,更不是官田的5升3合5勺,而是直接征收一半,也就是300万石!
“圣上,确切不当,大不当!”迎着崇祯的眼睛,堵胤锡毫有害怕道,“臣闻君王不与民争利,圣上此举实有违君王之道。”
崇祯听了也暗自心惊,同时更加果断了减少募兵的决计,40万募兵是绝对养不起的,现阶段乃至连20万都养不起。
堵胤锡猜到了崇祯心中所想,忙说道:“圣上有所不知,臣为体味决种子的困难,不得已向徐州以及邻近州县的缙绅假贷了粮种,以是秋粮下来后,还需求了偿相称一部分,再减去流民所得及吏员禄米,终究的节余估计也就是200万石摆布。”
“你细心的查查徐州的这些缙绅,如果偶然候也能够查一查全部中原的晋绅。”崇祯如有所指的道,“看看他们是否跟流贼有勾连?”
“不能。”堵胤锡不假思考的道,“要想守住黄淮防地,起码得四十万以上边军才行,并且流贼那边还不能出题目,不然建奴能够先下陕西,再经湖广,再顺长江而下直取南京,镇守武昌的左良玉只怕是很难抵挡得住。”
这个说实话,真的有些出乎他的预感啊。
比如说漕粮的题目,这个就超出了他的才气范围,只能找崇祯。
堵胤锡的话牵动了崇祯的一根敏感神经。
到现在时候畴昔一个多月,才想起来过问一下。
从堵胤锡这个神采,崇祯就晓得他已经懂了。
接到崇祯的口谕以后,郑鸿逵敏捷批示海军战船泊岸,又将舢板放下。
“堵卿,那么朕再问你。”崇祯寂然道,“这么多饷银从何而来?”
徐州也是迭遭战乱,良田大多都荒抚掉。
以是只要跟堵胤锡夸大北方缙绅的事情便能够了。
堵胤锡不假思考道:“徐州境内的荒田多数已经复耕了,详细亩数暂未统计,但是臣大略估计应当在四百万亩。”
“军队也行。”堵胤锡不假思考的说道,“三百人就够。”
伴君如伴虎啊,何况他另有过拥立福王的过往在。
除非碰到他实在处理不了的困难,才会找人乞助。
堵胤锡勐然抬开端,有些震惊的看着崇祯。
崇祯又对王承恩说道:“王大伴,让海军泊岸。”
听到这,崇祯便长出了一口气,有了堵胤锡的这句话,这件事情的前期筹办事情就用不着他操心了,他现在独一要做的就是筹办收割胜利的果实。
堵胤锡:“按蓟镇标准,坐饷每月就需80万两,战饷则需240万两,如果再有大战,再有大量杀敌或者大量的伤亡,则开支极能够爬升到300万乃至400万两!”
这类环境下,还如何开源节流?如何开源节流都扛不住。
说到这一顿,崇祯又对着卢九德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