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重生之康熙荣妃 > 第61章 祖孙之争

第61章 祖孙之争[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康熙低垂着端倪,将本日商讨裁撤三藩之事跟孝庄说了一遍,最后才道:“皇祖母,孙儿觉得三藩各拥重兵,久据南边数省,特别吴三桂掌管云、贵两省统统文武官员兵民事件,总督、巡抚均听其节制,还弄了个西选轨制出来,自行选任官员,而朝廷遴派畴昔的官员底子没法把握实权,不是被拉拢,就是被各种借口加以夺职,乃至被公开里诛杀,现在朝廷已落空了对南边的节制权……”

康熙眼神闪了闪,他当然很清楚吴三桂已经六十多岁了,本身不过二十年纪,必定能比及他死去,但是他不甘心,也不敢去赌吴三桂的寿数,他对三藩已经忍耐太久了,乃至朝廷对三藩的容忍已经成为一种风俗,官员们个个都想着只是费些赋税安抚便可,能不动武就不动武,毕竟吴三桂善战之名无人不知?但是若吴三桂再活个十几二十年如何办?朝廷那里来那么多钱养着条随时会反咬一口的狼崽子?

康熙见孝庄动了肝火,心中有些摆荡,但是一想到吴三桂等人以退为进的折子,到处透暴露威胁逼迫之意,何况现在大清的国库支出已经扶养不起三藩了,实际也容不得三藩持续存鄙人去,他刹时又果断了本身的信心:“皇祖母的意义孙儿天然明白,但是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度之利,若此时不削藩,恐怕再过数年,朝廷白白养壮了三藩,却无粮饷可扶养八旗军兵了。”

康熙仍然恭敬地向孝庄存候问候,孝庄淡淡地叫了起:“天子不必多礼了,今个如何这个时候过来了?”她这是明知故问,本日御门听政以后康熙在乾清宫暖阁跟议政王贝勒和大臣们商讨撤藩之事足足有三个时候,这等事情她岂会不知?只是她没想到天子竟然如此心急,竟然筹算一次性把三藩连根拔起,如果三藩那么轻易撤的话,早在顺治朝的时候就不存在了。

近段光阴慈宁宫可贵地常常呈现了康熙和孝庄祖孙争论的场面,自本年三月里康熙接到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留其子尚之信持续镇守广东的折子后,心复镇静,只因他终究驰名正言顺的来由裁撤藩王了,他天然晓得尚可喜此举不过是摸索罢了,毕竟如果让尚之信持续拥兵留镇广东的话,岂不是世袭罔替了?那清廷何时才气将南边收归中心?因而康熙顺水推舟地直接诏令尽撤广东全藩,这时髦可喜才发明本身的摸索竟然要假戏真做了,天然是不干的,这只老狐狸也不是省油的灯。

孝庄固然大要上现在不过问朝政,但是统统的事情她心中都有一本账,特别三藩从顺治当时起就已经是朝廷的亲信之患,但是当时她和顺治手中无兵,加上大清入关未久,尚未站稳脚根,只能靠着三藩弹压南边各地的叛逆,有求于人的朝廷除了忍还能有甚么体例?现在康熙亲政光阴尚短,还不具有跟吴三桂这等根深蒂固的权势扳手腕的本领

康熙握起了拳头,不忿隧道:“孙儿让米思翰统计了一下,现在朝廷在三藩武备上每年要耗损兵饷2000余万两,而每年国库支出也不过三千余万俩,国库大半尽入其囊中,但是吴三桂他们还不满足,竟然筹算父死子继,这清楚是想要效仿明朝沐氏故事,世守一方呢!”三藩之地尽得南边鱼米之乡和入海港口的便当,民丰敷裕,每年支出高达数百万之巨,还整天跟他嚷嚷着没钱没粮,而他还不能不给,的确憋屈到了顶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