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重生之康熙荣妃 > 第61章 祖孙之争

第61章 祖孙之争[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孝庄按捺住心中的焦炙,试着再次压服康熙,语重心长隧道:“天子何不换个角度想想,现在吴三桂已经是多么年纪?只怕不消十年就要入土了,而天子当时合法丁壮,用十年的时候来堆集气力,届时只要吴三桂一死,三藩群龙无首,撤藩天然水到渠成。但是现在吴三桂犹在,虎伥遍及长江以南,可谓牵一发而动满身,朝廷此时并没有赛过性的气力能够一战而下,一旦开战必将会构成南北对峙之局,到时候年深日久,大清能够接受得起这等耗损?”

只是集议的成果却令康熙非常的绝望,朝中大臣无不害怕吴三桂的武力,几近统统的王公大臣都对峙三藩不成轻撤,只要大学士图海、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等少数人主张撤藩。

孝庄皱起眉头,她晓得三藩所属必定破钞很多,倒是没想到三藩的破钞如此之巨,但是情势比人强,破钞再大还能有打战来的大不成?现在大清还撑不起一场旷日耐久的大战,因而沉声道:“哀家晓得天子的心机,但是天子想过没有,现现在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领,绿营兵各六七千,丁口各两万;平西王所属兵力五十三佐领,绿营兵一万二千,丁口数比其他两藩加起来还要多。”

孝庄看着本身的孙儿,心中升起一股有力感,她天然晓得本身这个孙儿有着如何的大志壮志,但是他还是太天真了,过于悲观地估计了大清的气力,现在八旗早已不是入关时勇猛善战的八旗了,何况比起汉人的数量,八旗底子不敷看,一旦和三藩开战,如果只派汉军绿营,死很多了怕汉人不稳,建功多了又怕功高震主,但若派八旗出征,大清底子耗不起,一旦八旗将士伤亡太大,必将摆荡国本,将来大清靠甚么来坐拥天下,威慑汉军?并且派谁领军交战?那些亲王贝勒老的老,小的小,现在又有几人能派上用处?

因而在康熙下诏以后,吴三桂和耿精忠也前后上疏要求撤兵,借此摸索朝廷意旨,同时也是对康熙构成联手威压之势,想要借此让康熙有所顾忌不敢等闲撤藩。只是让统统人都没推测的是,康熙并不睬会吴三桂等人的摸索,直接将折子明发,并命令命户、兵两部和议政王贝勒大臣集议,想借此名正言顺地裁撤已经构成尾大不掉之势的三藩。

孝庄喘了口气,看着康熙仍然不为所动的模样,不由得气道:“这些还只是三藩报上来的大要数字,其私底下究竟埋没了多少人马底子不得而知。皇上这么急着撤藩,岂不是逼着他们造反吗?”

孝庄出身草原,看多了父兄出征在外,交战疆场的事情,嫁给皇太极以后,也是跟着经历过很多战阵的,乃嫡亲身前去招降洪承畴,对于战役大局的掌控要比康熙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雏儿好上太多,一眼就看出撤藩毕竟是件耗时悠长的大事,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近段光阴慈宁宫可贵地常常呈现了康熙和孝庄祖孙争论的场面,自本年三月里康熙接到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留其子尚之信持续镇守广东的折子后,心复镇静,只因他终究驰名正言顺的来由裁撤藩王了,他天然晓得尚可喜此举不过是摸索罢了,毕竟如果让尚之信持续拥兵留镇广东的话,岂不是世袭罔替了?那清廷何时才气将南边收归中心?因而康熙顺水推舟地直接诏令尽撤广东全藩,这时髦可喜才发明本身的摸索竟然要假戏真做了,天然是不干的,这只老狐狸也不是省油的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