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十九章[第2页/共4页]
高天文见他如此态度,也便不问了。
高展明收回目光,道:“没甚么。只是聊聊明日的事罢了。”
高展明听了这话,终究晓得这位永王之子究竟是何人了。永王李璘的嫡宗子名叫李景若,这李景若本该是袭承永王爵位的,但是他倒是个出了名的风骚人物,不甘长居襄城,自幼喜好浏览名山大川,传闻他十六岁时便用了三个月的时候单独一人策马游遍了全部河南道。现在他已是二十三的年纪了,尚未娶妻生子开枝散叶,朝廷封给他的官职他也推却不拜,只一心四周游历,已快将天下的山川走遍了。李璘也知这宗子无定性,一心只在游山玩水上,对于袭爵一事涓滴不感兴趣,是以已放弃对他的管束,三年前改将次子李景荣立为世子。这李景若上月进京,是为了六月天子大寿,而进贡礼品来了。
高展明不由多看了他两眼。也不知是否他故意了,他总感觉永王之子在暗讽高华崇扰民之举。永王之子之以是能泛舟进御河,大略是凭了他的身份,那些官兵不敢禁止,高展明便不信他先前不知是高华崇派人封闭两岸。不过他这话说的极是客气,便是有讽刺之意,也不大能听得出来,看来他是个会说话的。
苏翰林看了永王之子一眼,终究起家:“恭敬不如从命。”
船工将永王之子和苏翰林的小舟拉近,永王之子悄悄一跳便上了画舫。苏翰林亦跟着风采翩翩地跨上船。
高华崇向站在船头的船总比了个手势,那船总便命令让统统纤夫停止了拉纤。画舫在御河中心停了下来,小舟漂进,在画舫边上停了下来。
四周一片起哄声。
另一名名叫贾浒的弟子道:“李兰女人?我也传闻过你的大名,传闻你的诗词是一绝,不如你现作一首词唱来让爷们听听。”
永王之子道:“本日乃是端五佳节。我刚回都城不久,正巧内阁本日也放了苏大学士的假,我便约了他出来,想到这御河上看看老百姓龙舟竞渡的盛景,没想到这都城里仿佛没有吴越一带赛龙舟的风俗,且御河被官兵给封了。我向他们讨情了几句,说我可贵有机遇来一趟都城,请他们让我到御河上走一遭,好歹过过干瘾。官兵便通融我和苏翰林出去了。本来是诸位兄台在此玩耍,但愿我们没有打搅几位的兴趣。”
高华崇道:“苏翰林如何说?”
李兰笑道:“诸位爷们都是见多识广、才高八斗之辈,奴婢怎敢在诸位面前献丑?不过诸位爷想斗个乐子,奴有个发起,只是不知爷们肯不肯卖奴这个面子。”
高华崇道:“你们为安在此?”
“哦?”永王之子略骇怪地一挑眉,仿佛对高展明的名字感到有些别致。他顿了顿,笑道:“哦,本来是君亮兄弟,幸会了。”
有后辈大声叫道:“说来听听!”
每有人念一句诗,李兰便拊掌称好,或点评几句,却始终捻动手中的牡丹发簪不动。
高华崇淡淡一笑:“本日我们宗学休假,常日里学业劳累,可贵有此机遇,我便请学中诸位后辈出来旅游御河,只愿我没有坏了二位的游兴。”
高天文担忧道:“明日的事,你可都筹办好了?”本日高华崇摆下如此大的阵仗,对于明日筹办酒菜的高展明而言,也是一种无形的压迫。两相对比,只怕高展明输去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