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十九章[第1页/共4页]
高华崇淡淡一笑:“本日我们宗学休假,常日里学业劳累,可贵有此机遇,我便请学中诸位后辈出来旅游御河,只愿我没有坏了二位的游兴。”
永王之子道:“本日乃是端五佳节。我刚回都城不久,正巧内阁本日也放了苏大学士的假,我便约了他出来,想到这御河上看看老百姓龙舟竞渡的盛景,没想到这都城里仿佛没有吴越一带赛龙舟的风俗,且御河被官兵给封了。我向他们讨情了几句,说我可贵有机遇来一趟都城,请他们让我到御河上走一遭,好歹过过干瘾。官兵便通融我和苏翰林出去了。本来是诸位兄台在此玩耍,但愿我们没有打搅几位的兴趣。”
那一叶小舟越驶越近,高展明看清了船上的两小我。年青的阿谁边幅生得极都雅,高展明一眼看到他,脑海中便闪现出“面若冠玉”这四个字来。他不但边幅漂亮,且脸孔驯良,脸上挂着几分笑意,令人不由得生出靠近之意来。他身上的穿着也非常富丽,一看便是有身份的权贵后辈。而年长的阿谁,一看便是个文人,他站在那边,岩岩若松,占尽风华,人们底子不会重视到他的边幅,已被他的气质所佩服。
而那位苏翰林始终坐着未动,此时目光也落到高展明身上定了定,然后清清冷冷地向高展明和高华崇二人点头表示。翰林学士在内廷供奉,不计官阶品秩,也无官署。然他虽无品阶,倒是实实在在的朝廷命官,而高展明和高华崇虽是权贵后辈,却并无官爵在身,以是他不必向二位高家公子施礼。高展明原该向他行更大的礼,只是毕竟本日是在郊野,而苏瑅并未着官服,是以他才作罢了。
他的目光立即来到苏瑅身上,却见苏瑅也正用探听的目光看着他。而坐在苏瑅身边的李景若则端起酒杯遥遥对他敬了一杯酒,抬头一口喝完了。
苏翰林看了永王之子一眼,终究起家:“恭敬不如从命。”
方才船俄然停了,船舱中的权贵后辈们就猎奇地探出头来张望。现在高华崇领着李景若和苏瑅进舱,他们便纷繁群情起来。
高华崇冷冷地瞪了他一眼,又转向永王之子道:“李兄,我记得你是上月月中进京的?我倒不知,你竟熟谙苏翰林。”
高天文见他如此态度,也便不问了。
李兰摘下头上别着牡丹花的发簪,调皮地笑道:“奴本日不作诗,却想要听诗。奴大胆定个题目,本日是高二爷做东请诸位和奴婢们共度佳节的好日子,诗的题目便限定于本日所见所闻。先说好,主子疏学浅,诸位爷们做的诗好不好,奴不敢妄加点评,可谁的诗最讨奴喜好,奴便将这支牡丹发簪赠送他。”
高展明正迷惑来者何人,却听身边的高华崇冷冷道:“这不是永王之子和苏翰林吗?”
高华崇也不难堪他,只是嗤笑了一声。
高展明收回目光,道:“没甚么。只是聊聊明日的事罢了。”
永王之子始终是笑笑的:“我方才瞥见你们兄弟二人聊得正欢,是甚么风趣的事,你们抛下一船的人到这里来讲?不知可否叫鄙人也听听。”
另一名名叫贾浒的弟子道:“李兰女人?我也传闻过你的大名,传闻你的诗词是一绝,不如你现作一首词唱来让爷们听听。”
这李兰是风月场里走惯了的,最会挑起男人情感。这些后辈们幼年气盛,被她一笑已笑酥了半边身子,纷繁应和,不一会儿就有好几小我念出几句乱七八糟的诗来。有的作诗论端五,有的论美酒,有的论美人,因是临时所作,韵也不押了,句子也不工致了,有人乃至连字数也凑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