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良善徐家村村长[第2页/共3页]
“这……”老头想回绝,可看到孟向东和钱雪一脸眼巴巴的,一咬牙应下了。
钱雪望望俩人,点头道:“向东哥哥很短长的,他必定行。”
“这还是贵了。”
孟向东思虑了下,道:“爸,要不我去换,你在这儿歇歇。”
“这位大伯是徐家村的村长吧,我这里另有攒下的五块钱,想再跟你们村里买点粮食,不知您是否情愿。”
“阿雪,要睡的话,靠着玉坤叔睡吧,睡石头上有冷气,轻易抱病。”孟玉坤忙扶住她道。
坎子沟徐家村的村口有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枝桠伸展开来,比两间屋子还要大上很多。在大榕树下墩着个大石磨盘和辗子。
“嗯,家里缺碗的归去拿粮食吧,换好了从速下地,春耕不等人。”老头严肃道。
他手脚并用,如同一只灵猴般,“嗖嗖”几下就窜到了崖顶上,站定,朝上面挥手,大声喊道:“爸,阿雪,你们等着,我一会儿就返来。”
他的声音一出,世人全都望向了他。
孟玉坤带着两个孩子,不开口地伸谢,等老头身影消逝在了村里小道上,才挑起筐篓分开。
这些粮食,白叟家半卖半送,给了他们,是份天大的情面,在这年代,能救上两家人了。
“没事,已经好了。”
世民气头一喜。
孟玉坤也不气恼,一脸和蔼,语声缓缓说道。
“三只碗换一斤细粮。”一个大婶子手上拿着陶碗,翻来覆去地看,有些意动,“这位大哥说得倒也不错,集市上如许的大陶碗确切得卖一角六分一个。”
孟家父子和钱雪,那是相称对劲了。
答复间,孟向东背着筐篓已爬上了藤梯,孟玉坤再不敢跟他发言引他用心,闭了嘴走到崖下伸开双臂保护着。
有人赞叹一声,顿时畏缩了。
“这里是十斤玉米粒,这里是十五斤红薯。”
顺着徐家村村民给他们指导过的途径,翻过后山,前面呈现一道崖壁,壁立十几丈,藤蔓垂生,崖石嶙峋,上架一道藤梯,来往高低。
孟向东上前,握紧藤蔓摇了摇,横木杠撞击崖壁,收回轻微的咔哒声,晃幅并不是很大。
“要的,要的。”孟向东忙应下。
“你成吗?”孟玉坤有些游移。
孟玉坤从棉袄内兜里摸出一沓钱,一角两角的,他数了数,恰好五块钱,递到老头手里,哀告道。
钱雪欢畅地朝他用力挥手。
“你们换陶碗,如何换呀,鸡黄皮换吗,牙膏壳子换吗?”有个大娘问道。
“情愿,情愿,大伯心善。”孟玉坤一叠声应下。
“嗯,向东,等我们缓过来了,再给这徐家村村长送份礼还情面吧。他是不幸你们两个娃了。”孟玉坤道。
“这要看村长开通不开了然,如果……”孟向东顿了下,“不过细粮必定有。”
“不睡,不睡,我要等向东哥哥返来呢。”钱雪忙摇点头,坐直身材,“玉坤叔,你给我讲讲关外贩马的事吧。”
钱雪鼓了鼓勇气,喉咙里绕过一圈,自第一道蚊子般的声音喊出,第二道也就不那么难了。
“好。”孟向东应着,身影消逝在了山崖上。
“大娘,我们想换粮食,红薯地瓜山药蛋子这类的粮食都能够换。”孟玉坤笑呵呵答道。
“大伯,感谢您,感谢您。”孟玉坤眼都红了,忙招手叫过两个孩子,让他们给老头鞠躬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