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南明小朝廷[第1页/共2页]
“元伯兄,现朝廷危在朝夕,马吉翔窃弄权益,放肆内廷,皆因朝廷外无雄兵,内失威慑。”
给事中徐极、员外郎林青阳、蔡绸、主事胡士瑞、张镌等人趁机联名具疏弹劾庞天寿与马吉翔外结藩镇,内弄权益,媚及宫禁,欺妄朝廷。
……
瞿式耜、张同敞赶到南宁的时候,朝廷高高攀处于这类风雨飘摇,无君无臣的狼籍怪相称中……
杨畏知上朝痛哭自劾,言语中多有职责孙可望,遂被永历留为东阁大学士,与吴贞毓共同辅政,可望闻之大怒,派人召杨畏知至贵阳,劈面非难,调侃杨畏知忘恩负义,杨畏知忍无可忍,脱下头上冠击可望,遂被杀。
“前主要你运往南宁的东西能够起运了,我在南宁等你。”
而曹延生、胡正国一贯与大学士吴贞毓干系很好,把马吉翔的话都奉告了他,并且说道:“您是朝中重臣,安危系焉,宜劝皇上驻在广西境内,系属民气,号令远近,以阻奸谋。”
当时孙可望派出的部将是总兵曹延生、胡正国,庞天寿矫旨强行号令曹延生、胡正国与马吉翔结拜为兄弟,结拜后马吉翔对曹延生说:“秦王功德兼隆,天命已归,我意欲令主上行授禅事,你能替我办到吗?”曹延生、胡正国虽是武将,性实忠义,闻言惊诧道:“此国度大事,您如何能随便说呢?何况我等只是军官,只懂军事,别的不敢闻命。”
而当初孙可望受抚的带路人杨畏知一贯尊主行事,闻讯后劝说可望:“‘秦’‘冀’等尔,假何如真?”孙可望嗤之以鼻,不予理睬。
此次得报清军两路夹攻,满朝高低一片张皇,因而永历不得不承诺赐封孙可望为秦王,同时赐封远在昆明练兵的李定国为西宁王,刘文秀为抚南王,但愿孙可望以社稷为重,出兵抗敌,保卫行都。
鉴于孔有德清军主力已除,北上战事压力不大,决定由祝俞嘉、段正宏、张晨枫等人带领本部持续北上,相机光复柳州、桂林及周边州县;丁帅的一营则随林啸回师南宁。
“林将军,鄙人实不肯整日与那帮报酬伍啊。”李元胤目光幽幽,迷惑的说。
因为缉获多量战马,林啸把全军将士全数改编为矫捷马队,部分不会骑马的临时编入各营辎重连跟大车一起走,边行军边学习骑术。
郑国刚到南宁,焦琏与李元胤的捷报便前后传到,的确是喜从天降,开初满朝高低都不敢信赖,颠末几天的密查,永历君臣才消弭了疑虑,顿时一片欢娱,因而朝中众臣纷繁上表禁止迁都,重新清算已包办理好的避祸行装,筹办重整国土了。
当夜,林啸与李涵之通了话,叮嘱他速派人往各火线运送弹药,顺道把义士尸体、伤员以及汇集的弹壳等带回防城镇,别的缉获清军的大量火炮、鸟枪、陈旧的刀枪等等铁器也需带归去,等候还炉炼钢炼铜。
孙可望遣部将郑国率兵至南宁,却只字不提保卫行都,反而一味趁机威胁迁都安龙。
当下分兵,林啸率团部与一营押着俘虏及大部分战利品夜宿甘棠,北伐步队则带足军粮弹药赶往黎塘营地宿营,第二天一早便开赴北伐。
“如此甚好,胤正有此意,今后便称将军为双木兄。”
第二天一早,雄师开赴,仓促赶赴南宁,路上别离接到夏博敏和刘旭磊的捷报,得知他们奔袭胜利,玉林与梧州已经接踵到手,缉获了很多赋税物质,林啸非常欢畅,叮嘱他们按打算展开抚民、招兵事情,整武备战,筹办来年开春打击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