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何必马革裹尸还[第1页/共2页]
因为朝廷对峙异姓不封王的祖制,未能满足其要求,孙可望心生不满,玄月亲身率兵至贵州边疆,并派部将率马队六百人至南宁,名为庇护朝廷,实际是窥视朝廷动静,以兵威相逼。
“青山到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内奸刚除,内贼又起!真是可爱!”收线后,林啸咬牙恨恨的道。
当列队举枪的仪仗兵一轮轮对天齐射,送战友上路的时候,林啸冷静地耸峙一旁,平经常带笑意的眼中,现在射出两道森冷寒光,寒气逼人,令人发怵。
而云南副使杨畏知率军民奋力安定本地土司沙定洲的背叛后,适逢原张献忠大西军旧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人率数万人由川西一带退入云贵,杨畏知开初领兵抵当,兵式微水,被孙可望救起,表达了联明抗清的志愿,杨畏知乃受命招安孙可望部,相约联明抗清,并折箭为誓,约法三章:“不消献忠年号,仍尊明朝;不杀百姓;不掳妇女。”
加上李元胤的诱敌马队也有二十三人阵亡,三十多人受伤,此战统共伤亡九十多人。
当他们赶到山口,正都雅到辎重连正漫山遍野的追杀清军后勤队,二话不说就插手了追击行列,这下清军后勤兵就更没活路了,一个个跪伏在铁蹄下乞降告饶。
……
若论毙仇敌数,还数段正宏的机炮连最多,迫击炮轰死的清军不算,光峡谷口的机枪阵地前,就密密麻麻躺满了尸身,某些位置乃至一摞摞堆成了尸山,当然,丁帅制造的大爆炸不算,因为那片被完整摧毁的小树林里,几近找不出完整的尸首,几近满是暗红色碎土和黏糊糊的碎肉块。
此时,方才逃至此地不久的小朝廷处于一片慌乱喧华当中。
林啸帮李元胤构造了一个昌大的典礼,把二十三名义士的尸体安葬在山谷中一片朝阳的山坡上,并立碑记念。
适逢李过病逝,郧国公高必正也受群臣架空,入朝提请回四川作战,说了一句公道话:“本朝无异姓封王例,我破京师,逼死先帝,滔天大罪,蒙恩宥赦,亦止公爵尔。张氏窃据一隅,罪固减等,封上公足矣,安敢冀王爵?自今当与我同心报国,洗去贼名,毋欺朝廷孱羸,我两家士马足相称也。”又致书孙可望相劝,词义严明。
李自成的另一支由郝摇旗、刘体纯等率领的农夫军余部,在桂林溃败后,因为军纪废弛,受朝廷呵叱,又受友军架空,因而心生不满,已带兵出走,回川鄂边一带,独力抗清,不再受朝廷节制。
林啸从何取信焦心的语气中感知到目前瞿式耜面对的局面确切已经非常危急。
林啸派人把伤员送往甘棠镇交给俞济凡他们医治,构造俘虏清理清军尸身残骸并加以安葬。
……
十月,清军连破广州、桂林,来势汹汹,永历帝情急之下,承诺封孙可望为冀王,孙可望却仍不受,对峙请封秦王。
“明白!团长!”
广西,南宁,南明永历天子朱由榔的临时行在。
安葬典礼刚结束,司徒正便仓促找来,说是何取信电台呼唤,有急事汇报。
可惜杨畏知不晓得孙可望倒是个用心叵测之人,自恃兵多日趋骄横,刚入云南安宁不久,寸功未见便要求封其为秦王。
眼看各路明军一起丧师失地,毫无战役力可言,局势一发不成清算,有人就发起打农夫军的主张,改弹压为招安,临时依托农夫军的力量管束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