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告别(一)[第2页/共4页]
官方传言,孙登就是卑弥呼所生,而非巫山神女所生。
孙策拿起一束香,在烛上扑灭,看着香头渐红,火苗渐亮,他伸脱手掌,悄悄一挥。
长沙国祠在孙坚祠左边,供奉着第一代长沙天孙权。
孙策站在孙权的灵位前,上了香,想着之前的风风雨雨,恩恩仇怨,心中感慨。
孙策看向周瑜。周瑜躬身道:“臣与昭姬筹议过了。蔡公尚在,不宜远行。等他百年以后,臣再与昭姬出海,跟随陛下萍踪,游历天下。”
孙策眉头微蹙。“昭姬,你这是怨我让你们伉俪致仕吗?”
上完香,出了享堂,从侧门出了正庭,前去隔壁的长沙祠。长沙天孙登在门外候着,见周瑜、蔡琰同业,赶紧上前施礼。
“有甚么没法自处的?”孙策转头看看孙绍,耸耸肩。“归正来岁我就走了,今后享福的是他。”
孙策站了半晌,抬开端,又深深地看了一眼父母的灵位,转成分开。孙绍跟了上去,父子俩一前一后,出了享堂,又拾阶而下。
孙绍没说话,只是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
“陛下来岁真要出海?”
“但愿如此。”孙策转头看着孙绍,嘴角绽放一丝对劲的含笑。“有儿孙如此,他再不对劲,我也没体例。”
孙登喜上眉梢,却不敢对劲。“都是先生指导之功,门生此文的思路满是照搬先生《天竺论稿》中的地理篇。”
蔡琰忍俊不由,却又不美意义笑出声来,只好强忍着,转换话题。
孙策也不晓得,但他问心无愧。
周瑜赶紧拱手请罪。“陛下,臣可受不起。”
孙策嘴角挑起一抹自哂的笑容,接着又在母亲吴太后的灵位前上了香,默立半晌。
“太子,将来得闲,代我来上几柱香。”
三十年来,大吴的商船横绝四海,遍及天下,大洋此岸也不再是可望不成及之地,相干的信息筹办已经相称完美,由麋芳带领的先遣队已经在五年前登录那片大陆,筑起了城池,大双、小双被册封为女王,以她们的姑母——左都护、波斯女天孙尚香为表率,批示着一群意气风发的中原豪杰开疆拓土,德化四方。
周瑜有些难堪,蔡琰却抿嘴笑道:“陛下,故骠骑将军和皇太后都听着呢,当慎言慎行。”
周瑜还没说话,蔡琰便抢先说道:“陛下,拙夫刚从天竺返来没几年,你不会又让我们伉俪隔海相望吧。”
孙策与周瑜、蔡琰徐行而行,谈笑风生。“公瑾,虽说你扬威天竺,封万户侯,但是论起名声,你怕是不如昭姬远甚。别的不说,我孙氏几个勉强有点学问的宗室后辈都是昭姬的弟子。你看齐王,每次办画展之前,都要挑几幅最对劲的请昭姬过眼。昭姬如果不说话,他宁肯不办,也不敢有辱师门。”
“可惜,我怕是赶不上老祭酒的百岁大寿了。如许吧,我去襄阳拜见他,提早为他祝寿。”
蔡琰却不觉得然。“那是因为陛下在朝,我伉俪在野。在朝为公,不得不见。在野为私,可见可不见。再说了,陛下来岁禅位出海,还能想见就见吗?”
大汉故骠骑将军孙坚之灵位。
大吴四十三年,长沙国,孙坚祠。
一个少年士子快步走了出去,在阶下愣住,拱手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