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第2页/共4页]
“赵埠头,我刚才还念叨着你呢!如何样,明天这么多便宜货,咱俩搭伙做笔买卖?”
每个使者身上都带着许秉中的亲笔信,提示处所缙绅加强防备,制止宋江分兵劫夺乡里,如果水匪大肆来袭就及时撤退,实施坚壁清野。
“多谢汪将军!”于三郎镇静地说道:“鄙号通江商行,想向贵军采买,阿谁,黄白之物……”
明末战乱连连,再加上南边缺马,以是军马的代价居高不下,四十两银子都一定买获得。
但是,恭义营方才打了一场大败仗,缉获了很多战利品。
汪克凡一身戎装,笑容满面,未曾说话先拱手作礼,客客气气地把牙商们让进虎帐。到了这个时候,钱外郎几个也顾不得于三郎了,由着他跟在世人前面,一起来到了存放战利品的堆栈。
“各位请稍候,容我出来禀告。”
于三郎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却赔笑道:“不敢,不敢,恰是要收粪肥,再相看送些柴火。”
这来由太牵强了!
看他俄然犯了倔,其他牙商一起上来打偏拳,帮着钱外郎说话,于三郎却就是不肯走,世人正在辩论不休,恭义营的大门俄然推开,汪克凡亲身迎了出来。
兵器、牲口、车辆、东西……,孟宝兵戈或许不可,打扫疆场却实在是一把妙手,所到之处颗粒归仓,把水匪丢掉的产业全都运回城中,又转交给恭义营。这内里固然没有甚么贵重金银,但胜在量大货足,牲口马匹甚么的还算值钱,应当能卖上很多银子。
;
众牙商跟着纷繁施礼,叫苦连天:“汪将军错怪我等了,这批货的确有利可图,再不能加价!”
于三郎却舍不得走,梗着脖子辩论道:“钱外郎莫刁难小人!鄙号招牌虽小,牙帖和信印文簿却一样很多,凭甚么不让我采买?”
“汪将军有所不知,这些马匹都是匪贼劫夺而来,无保无户,以是只能贱价出售。”钱外郎严峻地咽了口唾沫,有些心虚。
只能先斩后奏,赤手起家。
(外郎是汉朝的官名,宋朝以后演变成对衙门小吏的尊称。)
“嗯……”
宋大官讨厌地撇撇嘴,呵叱道:“于三郎,你来做甚么?”
(大官是对土豪的尊称,《水浒传》里有个西门大官人,还是《金瓶梅》的男配角……嗯,未几解释了。)
汪克凡急等用钱,就通过许秉中找来几家牙行,筹办出售缉获的那批战利品。崇阳县令的面子公然不小,各家牙行的掌柜几近都到齐了。
恭义营的使者是慎重老成的汪晟,他还担当着别的一个首要任务,催要后续的粮饷物质,营中要增招一批辅兵,现在恰是缺钱的时候。
对宋江的战事由黄澍统管,黄澍却成心刁难恭义营,除了当月粮饷以外,开赴银子一两也没给。军队出征在外,一举一动都要用钱,要不是牛忠孝和许秉中伸手帮手,汪克凡这四哨人马就要饿肚子了。
“回宋大官人话,恭义营今曰公布采买,小人来看看有甚么买卖可做。”
牙行是运营中介停业的商行,在明朝中晚期非常昌隆,停业种类覆盖面极广。柴米油盐酱醋茶,买卖、运输、假贷、仓储和食宿,乃至代替官府收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各种货色买卖全都依托牙行。
宋大官起家后仍在不断地辩白,汪克凡没有理睬他,只命部下公事公办,交货收银,氛围有些难堪。买卖结束以后,牙商们纷繁告别而去,汪克凡点头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