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第1页/共4页]
粗粗预算一下,招募三百五十名辅兵起码得破钞两千两白银,汪克凡没有这么多钱。
遵循汪克凡的打算,筹办招募三百五十名辅兵,这些辅兵的粮饷、号衣和设备东西……,乃至于安家银子和伤残抚恤,统统开消用度都要独立重生处理,比及新招的辅兵到位以后,再为他们申请正式体例,现在却不能泄漏风声。
明末战乱连连,再加上南边缺马,以是军马的代价居高不下,四十两银子都一定买获得。
他脸上挂着谦恭的笑容,却咬订代价死不松口,在商言商,隆茂昌和官府打交道多了,汪克凡只是个小小的六品千总,没甚么可顾忌的。
汪克凡逐条细看那价目单,立即发明了题目:“这个代价是不是太便宜了,比如这都是能上阵的军马,如何一匹才卖十七两银子?”
这来由太牵强了!
但是军队的扶植更首要,为解燃眉之急,只能先吃个哑巴亏了。
崇阳是个小县,一共只要十几家牙行,除了本地的小牙商以外,另有两家外埠大牙行开设的分号。
宋大官矜持地笑了笑:“呵呵,此次采买是许大令亲口叮咛下来的,隆茂昌当然要经心极力……”
面对这两人的聒噪,汪克凡始终面带浅笑,和蔼对答,很有耐烦。以他的身份本来不消这么客气,但是恭义营现在急需用钱,汪克凡体贴之下,放低身材和这两个牙商周旋。
“赵埠头,我刚才还念叨着你呢!如何样,明天这么多便宜货,咱俩搭伙做笔买卖?”
他们是前去各个乡里报捷的使者,自从宋江犯境以来,崇阳县内暗潮涌动,胜利的动静能够安抚民气,提振缙绅们抵当的勇气,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犯警之徒。
宋大官起家后仍在不断地辩白,汪克凡没有理睬他,只命部下公事公办,交货收银,氛围有些难堪。买卖结束以后,牙商们纷繁告别而去,汪克凡点头不送。
上午.点钟的风景,几位特别的客人前厥后到了恭义营,他们彼其间非常熟络,一见面就聊了起来。
于三郎却舍不得走,梗着脖子辩论道:“钱外郎莫刁难小人!鄙号招牌虽小,牙帖和信印文簿却一样很多,凭甚么不让我采买?”
他脸上的笑容未去,心中却怒意更浓,这伙牙商言不由衷,听其言观其行,必定在搞甚么猫腻。
别的两个使者在船埠乘船解缆,走水路去武昌府报捷。这一仗斩杀水匪四百余名,活捉三百余名,这么结健结实的一份功绩,充足引发湖广巡抚何腾蛟的正视,恭义营和崇阳县都与有荣焉,两名使者也是各派一人。
“呵呵,钱外郎,食饭未哂?”
于三郎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却赔笑道:“不敢,不敢,恰是要收粪肥,再相看送些柴火。”
才这么点银子?
宋大官讨厌地撇撇嘴,呵叱道:“于三郎,你来做甚么?”
“嗯……”
(外郎是汉朝的官名,宋朝以后演变成对衙门小吏的尊称。)
这在牙行中属于最低等的贱业,于三郎又人穷志短,同业一贯欺负他惯了,钱外郎几个嚷嚷起来,不准他插手明天的采买。
“湘楚商行”,是湖广本省的官牙,除了普通的停业运营以外,还卖力查抄税收,办理市场。崇阳分号的掌柜姓钱,半商半官的身份,以是被大师称作“钱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