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头疼的常州知府[第2页/共3页]
燕军在石敬之手上吃了大亏,加上此番本就是北上远征,不敢再等闲打击。
内阁的科学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不管是外运内运,都扣。
年三十那晚,因烽火而发急了数年的海河百姓们觉得终究能够在石将军的庇护下过个安稳年,哪知放上天的炮仗还没炸响,攻城的号叫就在城外响起。
常州知府赶紧跳着躲开,端起桌上的茶杯就往烧着的信纸上浇去,等火灭了,信也烧成了灰烬。
数十万将士在台州浴血奋战,传闻,那几天,连台州的天都是红的,将士们的血洒满了台州城外的地盘,护城河里堆满了敌我两边的尸首。
英勇善战的石敬之在台州整备军队,半年后一举光复海河失地,将战线推回到中南以外,并奉皇命长年驻扎在了海河、台州中南一带。
开春三月,已经持续两天两夜未眠的石敬之正在与部下将领筹议,如何才气以起码的兵力突袭百里外的燕国雄师,以制止他们先袭台州时,接到了朝廷迟迟未到的军粮到达的动静。
天亮时,燕军撤退,石敬之命人开城门清理疆场,被血浆染成一片红色的大地就如同平渡城里为欢庆新年燃了彻夜的灯笼一样,红得刺目。
而非战乱地区,运粮步队走的都是官道,甚么匪甚么民敢上官道劫粮?这明摆着就是在对付!
“喊甚么喊,还没死呢!”常州知府皱着眉,“又出甚么事了?”
他晓得那封前去朝廷的书是没甚么机遇被皇上看到了,只能期盼谢运甫能看在石谢两家人的千百年未曾断过的联络上,能运来充足的粮食,起码要让他的将士们能撑过燕军随时能够会对台州策动的攻击。
哪知回话的信墨迹还没干,常州知府就收到了一封来自朝廷内阁的密信,称有贩子趁乱低价倒卖粮食,要他谨防水路陆路的粮船来往,不管是往外运还是往里走,只要发明全数扣下。
而救了常州知府的,不是别人,恰是江湖上非常奥秘的门派,千波宫。
“谁?”常州知府挑眉。
常州知府很头疼。
而驻守在海河,早已断粮三日的石家军固然抵抗住了燕军的攻击,却没能挡住那些潜入城中的海寇。
为了向石敬之表示本身已经极力,常州知府干脆撸着袖子亲身上阵,成果正对上了海寇的主力,差点丢了小命。
百万石的粮食运到营中的不敷一半,还此中掺杂着很多荆布,运粮人丁口声宣称路中遭到灾黎哄抢盗匪劫扣,可凡是涉战区都有石家军的驻守,如何能够会让军粮被劫这类事情产生!
直到台州城墙楼上扬起了玄色的石家旗,大将石敬之带来救兵,以守为攻,拒不出战,派出和谈使者与敌方周旋,同时亲率一支精英步队趁夜偷袭了刚被燕国军队拿下的海河,打了个燕军措手不及,燕军为保住海河只得转头戍守,这才解了台州的困局。
信没了,是不是就代表他能够当作充公到内阁的信呢?
石敬之一道上书递到朝廷,同时又写了一封信快马加鞭送到了徐州谢府谢运甫的手上。
石敬之亲身率队一番摸排,还是让很多海寇溜出了海河,进入了常州的地界。
啊,信没了。
“哎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