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头疼的常州知府[第1页/共3页]
常州知府看着盖着石敬之印章的信长叹短叹,他也想从速把人都抓起来,但是他抓不到啊!那群海寇奸刁的很,一个个比兔子溜得还快,城里的军队又不能全部出动,每次都只能派出十来小我,刚去了东边海寇溜到了西边,扑向西边海寇就去了南边,把他的将士们耍得团团转。
十年前新帝即位,朝中官员停止了大幅度的换血,他也是在阿谁时候从一个县官升到了知府的位置,被派到了尤以富庶著称的江南常州。本觉得这会是他官运亨通平步青云的开端,哪知刚上任不久,向来安稳的燕国就与大梁发作了战役,并在短短几年时候里一度兼并了大梁数座城池,直接将烽火延绵到了大梁中南部地区。
“谁?”常州知府挑眉。
只是当他看到那些军粮时,忍不住扬天长叹,天若不亡大梁,大梁也必将毁于小人之手。
常州知府不明白了,自战役发作,战乱区确切有很多商户低价卖粮调换银两往中部地区跑,这往里运粮必定是低价倒卖粮食没跑了。可将中部地区的粮食运到战乱区来卖,是脑筋胡涂了么?这个时候往外运粮的,要么是军粮,要么是朝廷赈灾粮亦或者是各大义商捐赠的粮,这个也扣?
信没了,是不是就代表他能够当作充公到内阁的信呢?
百万石的粮食运到营中的不敷一半,还此中掺杂着很多荆布,运粮人丁口声宣称路中遭到灾黎哄抢盗匪劫扣,可凡是涉战区都有石家军的驻守,如何能够会让军粮被劫这类事情产生!
“老爷,谢家谢公子求见。”
石敬之亲身率队一番摸排,还是让很多海寇溜出了海河,进入了常州的地界。
“喊甚么喊,还没死呢!”常州知府皱着眉,“又出甚么事了?”
燕军在石敬之手上吃了大亏,加上此番本就是北上远征,不敢再等闲打击。
而燕军仿佛晓得石家军的后勤呈现题目,打三月起就开端对海河、台州策动数起小范围的攻击,也不恋战,袭完便走,几次耗损石家军的体力与耐力,比来一次的攻击更是结合了海寇。
他怕死,更怕那些避祸来到常州的海河百姓口中的天国场景会在常州上演,他得为这一城的百姓卖力,他再想升官,也不能拿着这满城的性命当跳板。
常州知府很头疼。
唔,就这么办了!常州知府一手握拳捶在掌心,就要唤人来先挽留住那位朝廷送信的差使,仆人喊着老爷老爷一溜烟儿的跑出去。
而驻守在海河,早已断粮三日的石家军固然抵抗住了燕军的攻击,却没能挡住那些潜入城中的海寇。
送信的仿佛还在驿站没走,啊……常州比来这么乱,海寇猖獗,劫个骑马送信的也不是甚么怪事。
而非战乱地区,运粮步队走的都是官道,甚么匪甚么民敢上官道劫粮?这明摆着就是在对付!
石敬之亲书常州知府,请他务必在常州将这些海寇快速处理,制止夜长梦多。
直到台州城墙楼上扬起了玄色的石家旗,大将石敬之带来救兵,以守为攻,拒不出战,派出和谈使者与敌方周旋,同时亲率一支精英步队趁夜偷袭了刚被燕国军队拿下的海河,打了个燕军措手不及,燕军为保住海河只得转头戍守,这才解了台州的困局。
英勇善战的石敬之在台州整备军队,半年后一举光复海河失地,将战线推回到中南以外,并奉皇命长年驻扎在了海河、台州中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