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看清局势[第2页/共3页]
但他们能说甚么?人家亲爹是天子,这圣旨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天子都情愿给,明显意义很明白,端王能够全权措置他们。
先不说这些光阴端王一向由他们陪着吃喝玩乐,有没有工夫查出究竟本相。就算他真的查出来,都城距江南千里,等动静传到皇上耳中,再由满朝文武参议决计,然后旨意再传返来,最快也要半个月。可现在畴昔才几天,两江总督当即表示了迷惑。
开科取士,布衣百姓都晓得科举是干吗的。可现在朝廷明显不缺官员,此时现在开科举的意义又在哪?
“诚恳改过”这四个字就很奥妙了,到底如何才算心诚?前两年因贪污被查处,幸运得以保全的官员给了他们很好的鉴戒。不要耍心眼想着转移产业,青龙卫无孔不入,敢藏匿的话绝对吃不了兜着走。然后想想谁作歹最多,推几个替罪羊出去停歇上面的肝火,同时主动揭露也能将功补过。
如果说先前江南官员还心存幸运,想借助都城权势逃过这一劫的话,现在看到这一箱圣旨后,他们已经没有了涓滴幸运心机。即便想困兽犹斗,可面对四十年来将军权紧紧把握在手心的庆隆帝,他们拿甚么斗?
最早扛不住的是最底下的官员,他们这些微官末吏,常日即便想贪污也没多少门道。偶尔跟着上峰掺杂些事,肉都被上面拿去,他们顶多也就喝点肉汤。如果现在不招,保不齐等最后被上峰推出来当替罪羊。
派他们去江南,就相称于把一块肥肉放到饿狼嘴边。他们不会经心极力查处贪腐,只会趁机借此打压异己、收拢权势。
可他们放心的太早了,没过几日都城传来圣旨:命端王主持江南科举。
圣旨托付时,看到他一脸坦诚的接畴昔,没有魏王那种决计装出来的谨慎翼翼,也没有武王惯常粉饰不住的窃喜,长久的绝望过后,庆隆帝心中升起一股赏识。
不说别的,单和睦兄弟、不恋栈权力这两点皇家就鲜少有人具有。没有为政经历并不碍事,他当过天子,这事没人比他更有发言权。任何一名天子,哪怕是从太子安稳继位的,也不成能刚即位就驾轻就熟。如何衡量朝臣,如何掌控六部,这些都需求本身渐渐去摸索。
固然梅雨季候早已畴昔,但江南官员却感觉,沉闷烦闷的氛围始终未曾散去。
而在端王繁忙之事,养胎的卫嫤也没闲着。通过与西北和都城保持联络,她一向在察看着朝野局势。
厚熙不笨,他只是懒。
度过最后几天的生涩后,他很快驾轻就熟。本人亲身上阵,拉出叔王谨王在前面对付总督之类的几条大鱼,然后让不起眼的平王暗中核算账目。平王固然生有哑疾,但别的处所却优于凡人,特别精通法术。来之前在户部熬炼了几个月,这会他措置起江南账册来更是熟稔。其纯熟程度,让一向经商极其善于清算账目标卫嫤都目瞪口呆。
江南不但风景好,美食也特别多。撑一杆长篙在乌篷船上,边赏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边饮用两杯杏花酒,实在是人生一大享用。
端王伸手比划下箱子大小,一脸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