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步步锦绣1 > 第123章 前因后果

第123章 前因后果[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想到端王殿下察看力如此灵敏。”

杜尚书面露苦笑:“端王殿下天潢贵胄,生来便站在权力顶端,有些事能够很丢脸清。布衣百姓或种田、或经商或有独门技术,辛苦奋作后出处百官收税后尽数会聚户部。但是选官之事由吏部把持,礼节教养由礼部掌控,筑路架桥由工部卖力,守疆拓土由兵部掌管,天下法典由刑部衡量,撤除六部外另有别的很多部分,这些部分一环套一环,共同保持住大越次序,顺利完成税收。”

走到房前随便摆着的粮车旁,杜尚书爬上去,一阵敲敲打打后翻开一块板子。

而等他说完,三思公公来报,晏代批示使企图贪墨救灾银两,被楚刺史当场人赃并获。

“那杜尚书可知,这些银子是如何贪墨。朝廷积年都要合账,如此大的偏差,账面上要抹平可不是简朴的事。”

翻开一看,内里清楚地记取朝廷往西北的每笔拨款。

父皇的宽仁,偶然中培养了多少人的悲剧。

“端王殿下且看。”

“老臣核算过,背后的数字拨出去,用起来应当会很余裕。”

“大多数人不过改个户籍,实际上先前都是这些人的家仆,”杜尚书神采讽刺:“比如吴批示使,便是从小就跟在吴尚书身边的书童。我辈寒窗苦读那么多年,老夫鄙人,苦读近三十年,家中老母为供应不孝子读书的笔墨,织布绣花熬瞎了眼,到头来乃至都不如给富朱紫产业家奴。”

先前他的设法与太子差未几,他晓得读书人辛苦,更晓得读书落第的难度。科举每三年一届,三甲加起来统共节录二百摆布的墨客。这概率实在太低,能金榜落款者,无不是极其聪明之人。像这类人做甚么都能飞黄腾达,只让他们支付官员那丁点俸禄银子,过费事糊口,未免有些过分刻薄。

“这便是杜尚书的苦处?”

还真不会,端王想了又想,普通人只会在车队出发前查对粮饷数量,至于返来的空车,谁又会去体贴阿谁。

待太子走后,端王便被杜尚书请进了他常日办事的书房。没多久一口箱子抬出去,翻开后内里薄薄的十余本账册。

“端王殿下请翻到后背。”

“这……”

“多谢殿下,这事在户部衙门说不完,殿下且随我移步。”

打个手势,端王朝暗处点头。一道黑影闪过,方才还摆在两人中间的箱子这会已是无影无踪。

“户部所拨银两,皆由我派专人亲身运往西北,交由本地官员盘点后签书画押。这些年来,有人也曾发起直接扣在都城。他们贪污我管不了,但银两在我手里时必然不能出一丝一毫的不对。这便是他们倒弄银两的体例,固然押运银两的车每季只去一次,但粮草倒是每月都会发畴昔。多走几趟,再多银子也能运返来。”

即便他存眷点还是在食肆,也无毛病杜尚书好感。

遵循杜尚书所言,端王翻到账册后背,一模一样的拨款事由,后背所需银两却比正面那份少很多。

“青龙卫,还请务必将方才杜尚书所言,原本来本奉告父皇。”

从表面看这就是坐浅显的农庄,即便路过也涓滴不会引发人重视。出来后,庄子内堆满金秋收成的粮食,水井旁的石墨上还套着驴鞍,原汁原味的农家小院对端王来讲很别致。

杜尚书便是此中的佼佼者,作为建文八年的进士,从处所县令到户部尚书,他被庆隆帝一手汲引。这此中最首要的启事,便是他有一手独到的管帐本领。固然跟着官职降低,他很少再亲身经手账册,但经历摆在那,户部来交常常的流水根基瞒不过他的眼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