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古梧生烟云 第六章 三分[第2页/共3页]
苏晓尘看了看四下在坐的,明显都对伊穆兰国之事兴趣索然,不由暗叹佑伯伯担忧的坐井之徒竟如此之多,心中生出几分不乐意,又不好明着回绝,便说道:“鄙人口拙,现在碧海国公主殿下在此,怎好班门弄斧,不如请公主殿下高见,我等洗耳恭听。”
“就是一群蛮子,未野蛮的野人。”俄然有人低声说了一句,立即世人纷繁点头称是,神采中极是鄙夷。
苏晓尘领命正坐,向世人做了一礼,朗声清吟道:
朱玉潇前脚刚出门,后脚世人就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苏晓尘。
“苏学士所言不错。想当初,我高祖天子只是前朝的一个节度使,所辖不过一州七郡。但以仁为先,义为纲、信为本,戋戋数年便得一方百姓推戴。后朝纲大乱,诸侯纷争,百姓流浪失所,苦不堪言。此时,多亏我高祖举仁义之师,各路豪杰慕名而来,齐聚幡下,一起势如破竹,攻城下地。仅三年即荡平贼寇,一统大业,实是天命所归。”
毒金之战?
太子听了,不由想起李氏族中也有因远亲结姻致智亏之症的事,却不知碧海这男人不寿是甚么启事,总归真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不由沉默。
只见朱玉潇反倒神采淡然,持续说道:“随后,她白叟家又将太液岛、太清岛、太瀛岛以宫墙相连,筑城池,建楼阁,三岛环一,赐名太液城,城下再兴土木,是为太液都城。想她白叟家建碧海国,未动一兵一卒,可谓古往今来无一人能此。”言毕,世人已是交头接耳纷繁点头称奇。
“没有兵士?那打起仗来如何办?”曹将军瞪大眼睛一脸茫然。
“天下之事,风云万变,过往将来,终入史册。是以读史方可知经纬,通古方可博目前。鄙人才疏学浅,本日便略说一说这天下之势。本日诸位中才高之人遍座,如鄙人所谈能抛砖引玉,得闻高见,更加幸事。”
“自有史乘记录,皆知天下神州,一分为三。以绝凌山为界,自西向东,延绵万里,山北称北疆,山南称南域。绝凌山顶长年冰封,长年雪水溶解汇流成河,大小支流过百,终究流入瀚江。瀚江自北向南,奔腾入海,将绝凌山以南的南域之地一划为二,以西是我苍梧国,以东便是碧海国了。我苍梧国自高祖建国已历经四代,君仁臣智,国泰民安,近百年来鲜有战事。全因昭仁帝、钦文帝与当今圣上心胸慈悲,皆仁德之主也。”
又接着说道:“忽骨尔又拜族中长老温弥为大巫神,帮手国政。因海本地盘瘠薄,却铁矿遍野,故而擅锻造而难温饱,虽国土广宽,惟靠打猎游牧为生。”
世人察言观色,觉得他伤感碧海男人不寿之事,也都跟着默哀似的作悲苦状。只要那曹将军的反应慢些,又朴重得很,俄然问:
苏晓尘说道:“伊穆兰国固然地区广宽,但少有南下,且有绝凌峰万里延绵反对,伊穆兰人也不知山岳以外另有六合,直到约四十年前有一名碧海国的行脚贩子偶尔发明在瀚江上游与绝凌峰交界处有一天然的山谷,名唤镰谷,三弯五曲,竟然直通大漠,还赶上了伊穆兰的游牧车队。伊穆兰盛产铁器毛皮而缺粮米,碧海产粮米药材而缺铁器,这贩子拿随身带的一些药品换了伊穆兰人的一些弯刀,两下欣喜,商定三个月后再做互换。贩子回了碧海后便晓得商盟,组了一枝商队再去,三个月后对方公然准期而至,你来我往,两下都赢利颇丰,因而垂垂竟有了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