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古梧生烟云 第六章 三分[第1页/共3页]
世人不由暗里一阵暗赞。
“自有史乘记录,皆知天下神州,一分为三。以绝凌山为界,自西向东,延绵万里,山北称北疆,山南称南域。绝凌山顶长年冰封,长年雪水溶解汇流成河,大小支流过百,终究流入瀚江。瀚江自北向南,奔腾入海,将绝凌山以南的南域之地一划为二,以西是我苍梧国,以东便是碧海国了。我苍梧国自高祖建国已历经四代,君仁臣智,国泰民安,近百年来鲜有战事。全因昭仁帝、钦文帝与当今圣上心胸慈悲,皆仁德之主也。”
苏晓尘看了看四下在坐的,明显都对伊穆兰国之事兴趣索然,不由暗叹佑伯伯担忧的坐井之徒竟如此之多,心中生出几分不乐意,又不好明着回绝,便说道:“鄙人口拙,现在碧海国公主殿下在此,怎好班门弄斧,不如请公主殿下高见,我等洗耳恭听。”
“听闻贵国皇统传女不传男,但是有甚么典故?”
朱玉潇前脚刚出门,后脚世人就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苏晓尘。
“天下之事,风云万变,过往将来,终入史册。是以读史方可知经纬,通古方可博目前。鄙人才疏学浅,本日便略说一说这天下之势。本日诸位中才高之人遍座,如鄙人所谈能抛砖引玉,得闻高见,更加幸事。”
“没有兵士?那打起仗来如何办?”曹将军瞪大眼睛一脸茫然。
“我碧海当时几近没有兵士。”
“以是才有那毒金之战……”朱玉潇仿佛想起了一些尘封了的旧事,脸上不太安闲,她转向苏晓尘:“尘儿,你慕云伯伯教了你很多,你是最清楚这些陈年旧事,就替我说吧。”又转向太子,“有些乏了,太子殿下包涵。”言毕,底子不睬会太子是否答复,只略一点头,便飘然出帐去了。
毒金之战?
“荀大夫”在坐下听得热泪盈眶,扪掌大喊:“太子圣明!我苍梧国能有承平乱世,皆因高祖仁义啊!太子好口采,真得昭仁帝遗风啊!”世人纷繁又凑趣,说得太子脸上如沐东风。
世人纷繁一改方才嫌弃的神采,小鸡啄米普通地点头道:“听,天然是听!”
世人听闻纷繁称是,太子微微一笑,心想:“好一个君仁臣智,既点了慕云家的功绩,又没太夸你教员,算你有分寸。既然说到我李家的事,我可得露一脸,显我李氏皇裔的才识。”因而接过话头道:
大师这才发明,刚才如火如荼的马屁声中,银泉公主朱玉潇带着两个婢女进帐已不声不响地坐在某个角落里有一会儿了。
“秋夜漫漫,我不过是来听几句打发时候,并不想扰了诸位的兴趣。”
“就是一群蛮子,未野蛮的野人。”俄然有人低声说了一句,立即世人纷繁点头称是,神采中极是鄙夷。
苏晓尘听了,心中有些不快。当年佑伯伯和他讲伊穆兰国时,曾说过历任国主的事迹,并非人间传言的只是茹毛饮血之辈,而都是有才有识的人物。
太子听了,不由想起李氏族中也有因远亲结姻致智亏之症的事,却不知碧海这男人不寿是甚么启事,总归真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不由沉默。
东风拂面好一会儿,太子伸脱手止了赞叹声:“各位谬赞了,实在这本国的事情,想必在坐的都耳熟能详。不如请苏学士再来讲说别国之事。”
世人一见出场的是太子伴读,墨叶衫青玉冠在身,又传闻是右太师高足,还未听讲,便喝采起来。太子一见世人恭维,也非常对劲,伸手表示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