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第4页/共5页]
在宋仁宗明道、宝元期间,为了改正取士不以“体用为本”,只讲究诗词歌赋、黉舍教诲思惟,主张以培养通经致用的人才作为教诲的底子目标。胡瑗在答宋神宗问时说:“臣闻贤人之道,有体、有文、有效。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成变者,其体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津润斯民,归于皇极者,其用也。”很清楚,“体”是指君臣父子,仁义礼乐,是封建社会的根基品德标准;“用”是指把握应用这个根基品德标准去管理国度。也就是说,教诲不能只是为了科举测验,获得功名,而是培养出既精通儒学典范,又能在实际中应用的人才。胡瑗为贯彻“明体达用”思惟,作出很大尽力并获得胜利,初创了宋朝理学先河。同时他又将“明体达用”的思惟,渗入到教诲鼎新当中,成为他处置教诲鼎新和实际的实际根本。
处置教诲
㈣提高教诲,主张办学
胡瑗自幼聪敏好学,7岁能文,13岁晓得五经。乡邻视为奇才,对胡讷说:“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胡瑗读书勤奋,好学长进,且志向弘远,常以圣贤自任,曾与孙复、石介划一学在山东泰山栖真观肄业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十年不归。他为了不让心志遭到滋扰,每当拆开家书,见有“安然”二字即投入山涧不再展读。在此期间,他“食不甘味,宿不安枕” ,刻苦研讨学问,为今后处置教诲打下坚固根本。30岁开外的胡瑗从山东回到故乡,当上了一名塾师,并在泰州城内华佗庙旁的经武祠(今江苏省泰州中学民营初中部内)讲学。
胡瑗的安民之道,一在求贤用贤,二在养民教民。他觉得,君王再无能贤明,若无贤臣帮手,则“倡而无知,令而无从”,虽有仁义爱民的欲望,亦没法实施仁政于天下。是以,胡瑗说,“天下之广,生灵之众,一贤不成独治,故必群贤并进于朝廷,则可大行其道。”广纳天下群贤,一可佐君实施仁政,二可辅君增广视听,三可致君有为而治。当然,这里所说之“民”,不过是统治阶层的左臣右相。但他倡导在州县办官员学,则是从教诲培养处所基层公众动手,尽力进步他们本质。特别胡瑗在《周易口义》中“论民本”时说:“不以一己为忧乐,所忧者天下,所乐者天下。”这与范仲淹的“天赋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唯实在是分歧的。
易学为讲天人之道、讲万物变易法例的学问。胡瑗的《周易口义》是他的门生倪天隐按照先生口述清算而顾。其特性是大胆疑经,自主新解。据统计,胡瑗仅在《周易口义》一书中,疑经的处所就有10多处;在《洪范口义》中,也改正了很多不公道的注解。据《宋元学案》记录,胡瑗“日升堂讲《易》,音韵高朗,旨意明白,众皆大服”。丁宝书在《安宁言行录》中援引胡瑗门生王得臣的话说:胡瑗为国子直讲,“朝廷命主太学,时千余士,日讲《易》,予执经在诸生列,先生每引当世之事明之。”毫无疑问,胡瑗是宋初易学的权威,是一名开源发蒙、鼓励民风的人物,也是宋朝义理易学的创建者。清人全祖望亦在《宋元学案》中追根溯源地说:“宋世学术之盛,安宁、泰山为之先河。”